翼身融合无人机外形优化设计研究

翼身融合无人机外形优化设计研究

ID:46738409

大小:1.62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翼身融合无人机外形优化设计研究_第1页
翼身融合无人机外形优化设计研究_第2页
翼身融合无人机外形优化设计研究_第3页
翼身融合无人机外形优化设计研究_第4页
翼身融合无人机外形优化设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翼身融合无人机外形优化设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6卷第4期航空工程进展V01.6No.42015年11月ADVANCESINAERONAUTICALSCIENCEANDENGINEERINGNov.2015文章编号:1674—8190(2015)04—44205翼身融合无人机外形优化设计研究王健,郑祥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南京210016)摘要:翼身融合布局无人机具有较好的升阻特性和隐身特性,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兼顾翼身融合无人机的气动特性和结构重量要求,选择无人机升阻比与全机面积作为优化目标,

2、应用多目标优化方法研究翼身融合无人机的外形设计,提出一种针对翼身融合无人机的外形参数化优化设计方法,并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外形优化可以提高无人机升阻比、减轻结构重量,从而获得合理的翼身融合无人机设计方案。关键词:翼身融合;无人机;优化;全机面积;升阻比中图分类号:V221文献标识码:AD01:10.16615/j.cnki.1674—8190.2015.04.007ConfigurationOptimizationDesignofBlendedWingBodyUnmannedAerialVehicleWan

3、gJian,ZhengXiangming(KeyLaboratoryofFundamentalScienceforNationalDefense-advancedDesignTechnologyofFlightVehicle,Nan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Nanjing210016,China)Abstract:Blendedwingbody(BWB)unmannedaerialvehicle(UAV)hasgoodlifttodragratioan

4、dstealthchar—acteristics.andisofbroadapplicationprospects.InordertoimprovetheenduranceoftheUAV,consideringaerodynamiccharacteristicandstructureweightrequirementofblendedwingbodyUAV,lifttodragradioandaircraftareaaretakenasoptimizationobjectives,usingmulti—obj

5、ectiveoptimizationmethodtostudyconfigura—tiondesignofblendedwingbodyUAV.AparametrizedconfigurationoptimizationdesignmethodofUAVisprovided,andapracticalexampleisgiven.Theanalysisresultsindicatethatconfigurationoptimizationcanin—creaselifttodragradioofUAV,redu

6、cestructureweight,andgetanexcellentdesignschemeofblendedwingbodyUAV.Keywords:blendedwingbody;unmannedaerialvehicle;optimization;aircraftarea;lifttodragratio0引言翼身融合布局飞机将传统的机身和机翼结构融合在一起,大幅减小了全机的浸湿面积,降低了摩擦阻力和干扰阻力。由于这种气动布局形式具有优良的升阻特性,以及低雷达散射截面带来的优良隐身特性Ⅲ,现代技术的发展又

7、弥补了其本身控收稿Et期:2015—09—18;修回日期:2015—1l—09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通信作者:王健,461579507@qq.tom制方面的不足,翼身融合布局已经成为各国重点研究的气动布局之一。20世纪40年代,诺斯罗普公司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架翼身融合飞行器N1一M,并进行了200多次飞行试验,之后该公司又相继设计研制了N9~M、XB一45、YB-49等多种翼身融合飞行器。虽然上述早期的翼身融合飞行器存在诸多问题,但却为翼身融合布局飞机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支持。20世纪80年代

8、,美国B-2隐形轰炸机(如图1所示)的问世对于翼身融合飞行器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翼身融合形式不仅成功第4期王健等:翼身融合无人机外形优化设计研究443应用于战斗机和轰炸机,还可能成为未来大型客机所采用的布局形式‘2。],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无人机布局形式,已成功应用于X一47A、X-47B(如图2所示)以及“神经元”等无人机机型。图1美国B一2轰炸机Fig.1A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