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摩罗诗力说》

浅论《摩罗诗力说》

ID:46736907

大小: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摩罗诗力说》_第1页
浅论《摩罗诗力说》_第2页
浅论《摩罗诗力说》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论《摩罗诗力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摩罗诗力说》摘要:《摩罗诗力说》是鲁迅早期文艺思想的代表作品,在文章中鲁迅呼唤摩罗诗人,号召以诗人之力救国民于水火。并通过介绍西方一系列的文艺界战士,表述了鲁迅自己的美学观和文学观。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來说,《摩罗诗力说》有着不可磨灭的永恒价值。关键词:摩罗诗精神战士文学价值作者简介:周婕舒(1985-),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8级硕现当代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7-0015-021907年,鲁迅以文言文创作了4篇文章,其屮署名令飞的《摩罗诗力说》

2、是他早期文艺思想的代表作。“可以说,《摩罗诗力说》最充分地体现出鲁迅的文学观。这篇文章在俄国和东欧被压迫民族的诗人中问,找到了英国被称为摩罗派诗人拜伦的谱系,其内容超出所谓批评与介绍之上。这篇在人类精神发展中求得救国救民方策的诗论,是鲁迅文学的出发点。”1书中主要介绍了拜伦、雪莱、普希金、莱蒙托夫、密茨凯维支、斯洛伐斯基、克拉辛斯基、裴多菲等“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而为世所不甚愉悦者二Z所以在文章屮着重介绍这些人,是因为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黑暗,思想蒙昧,缺乏自由与民主,没有任何一位诗人能够振臂一呼,唤醒民智,作者只有“别求新声于异邦

3、S并且,这些人“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不取媚于群,以随顺I口俗;发为雄声,以起其国人Z新生,而大其国于天下",他们都“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为荡涤,瞻顾前后,素所不知;精神郁勃,莫可制抑,力战而毙,亦必自救其精神;不克厥敌,战则不止",这都和鲁迅提倡的反抗旧制度,追求白由的精神相吻合,他想通过介绍这样一些“精神界的战士",从中汲取营养与力量,鼓动青年战士的心,引起感应,达到共鸣,使中国走上一条新的道路。鲁迅先生在文中问到,“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有作至诚之声,致吾人于善美刚健者乎?有作温煦之声,援吾人出寒荒者乎?"

4、在他看來,当时的中国就是缺少了这样的“精神界Z战士=在拜伦Z前的文学作品,大都平稳妥帖,与旧的宗教道德极为融洽,直到到拜伦“超脱古范,直抒所信,其文章无不函刚健破坏挑战Z声”,才使当时的文坛为之一振。而他所创作的一系列文学作品,如《恰尔徳•哈洛尔徳游记》、《异教徒》、《海盗》、《唐璜》以及诗剧《曼弗雷特》、《该隐》等,都对当时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宣扬自己的信仰。如拜伦自己所说,他是在用“全心全情感全意志,与多量之精神而成诗”,而他诗中的一字一句也都是他精神的显现,使他所宣扬的在整个欧洲流传。传入斯拉夫民族,直接影响了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人

5、。如鲁迅所说,“俄如孺子,而非喑人;俄如伏流,而非古井匕正是由于有普希金、莱蒙托夫这样的人,“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普希金的《高加索的囚徒》、《叶甫盖尼・奥涅金》和莱蒙托夫的《恶魔》、《童僧》都可以说是这两位诗人的呼声,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文学作品,才使得俄罗斯的精神熠熠生辉°在波兰,有复仇诗人密茨凯维支、斯洛伐斯基和克拉辛斯基,在匈牙利,有爱国诗人裴多菲,他们也都是将自己追求白由,渴望独立的精神熔铸到作品屮,以作品来唤醒大众,实现新生。因此,他们都可以说是文学上的“精神界之战士而上述诸人,仅是从外国文学以及他们对欧洲和本国

6、文学的影响來看的,就中国文学来看,鲁迅先生本人就是一位他所说的“精神界之战士S他的诸多作品,如《呐喊》、《坟》、《野草》、《热风》、《华盖集》、《伪自由书》等等,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呐喊精神他的人格魅力所及之处,又形成了一批新一代的“精神界之战士”:殷夫、柔石、萧军、萧红等,他们也用自己的文学创作,在精神上鼓舞着一代又--代的人。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先生不仅介绍了“摩罗诗人”和他的文学观念,而且阐述了中国文学为何要走向世界。首先,就小国文学当时所面临的情况来说。川国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但是就如同其

7、他“负令誉于史初,开文化之曙色,而今日转为彫国者样,这样的文化己经是“勾萌绝朕,枯槁在前”了。这样一种平和静穆的美学,实际上是压制人性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只会让人无希望,无努力,无上征。但是国民的发展却要求“时时上征,时时反顾,时时进光明Z长涂,时时念辉煌Z旧有”,这样才能够“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要发扬这样的国民精神,就“与世界识见之广博有所属''了。而要增长世界识见,自然就不能够闭关自守,要走向世界。其次,西方文化迅速的发展,中国也不再是立于亚洲,文明先进,四邻莫与之伦的震旦之国了。如果继续保持传统的制度,而不融入到世界潮流中,

8、即使“震于外缘,强自扬厉",也不能够强大起来,只是徒增唏嘘而己了。耍使中国强大起来,首先要做的,就是振奋中国人民的精神,而要振奋民心,文学首当其冲。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学,是一种“许自繇于鞭策輯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