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31586
大小:3.23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11-27
《23、《难忘的一课》马俊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3*难忘的一课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3资料:台湾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4年日本向中国挑衅引发“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中,台湾人民受尽屈辱和欺凌:不许讲中国话,不许学中国文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终于被收复!4我的中国心张明敏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清静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
2、中国心5阿里山6日月潭7日月潭89101112莲雾1314芭乐番石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生字。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1516自学指导:1.“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请用波浪线画出来。2.想想这句话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用“——”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试着在旁边写体会。17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18他用粉笔在黑板
3、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19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20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21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
4、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22填空:在礼堂里,作者看到了()、()、()、()。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下页23孔子是大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返回2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返回25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返回26孙中山—台湾人民称他为“国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返回27为什么挂上这四幅伟人像?孔子:仁爱博学诸葛亮:足智多谋郑成功:坚强不屈孙中山:爱国爱民28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还有什么别的话
5、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29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30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爱中国。31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呢?全部感情32比较:1.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2.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返回33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34我想对 说:35课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这一中心,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特别是把__________的过程作为重点,进行了详细地叙述和描写,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由此可见,凡是和________关系特别密切的材料,就是重点材料,应该得______,其余的次要材料,可以写得________。这就是单元学习重点,详写和略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学习国语参观小礼堂学习国语中心详细简略填空:36“一国两制”的政策使: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我们坚信,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
7、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深化升华37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爱中国!!38衷心祝愿祖国早日统一!39我的中国心张明敏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40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yīn氤yùn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
8、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41闻一多《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这篇组诗作于1925年3月,闻一多当时在纽约留学。在诗中,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