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婚恋习俗浅谈【文献综述】

《诗经》中婚恋习俗浅谈【文献综述】

ID:467281

大小:2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06

上传者:U-944
《诗经》中婚恋习俗浅谈【文献综述】_第1页
《诗经》中婚恋习俗浅谈【文献综述】_第2页
《诗经》中婚恋习俗浅谈【文献综述】_第3页
《诗经》中婚恋习俗浅谈【文献综述】_第4页
《诗经》中婚恋习俗浅谈【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经》中婚恋习俗浅谈【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诗经》中婚恋习俗浅谈《诗经》中的婚恋诗作为全书的主体内容,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对象。长期以来,有关婚恋习俗的相关研究,一直是《诗经》研究的焦点。由于婚恋习俗研究牵涉到周代社会风俗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如聘娶婚姻、媵妾制,自由恋爱等等,因此,所有《诗经》婚恋习俗的研究,又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对《诗经》产生的背景探讨。如此一来,有关婚恋习俗的研究就成为了对周代文明和风俗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部分。本文拟从论文所涉及的方面入手,梳理有关婚恋习俗的研究的概况,以为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一、男女交往从宽松自由走向严格拘谨西周立国之初,周公旦就在“分帮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通过对前代文明的总结、继承,系统地建立了一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是为《周礼》。《周礼·地官》中有“媒氏”一职,其职责是:“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从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几点:一是统治者设“媒氏”之职的目的是“导民婚配”,以使民无旷怨、人口繁衍、国家昌盛。二是从制度上规定了男女的婚龄上限:男三十女二十,过限不嫁娶者要“罚之”。《召南·摽有梅》中的女子唱道:“摽 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有梅,顷筐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这个女子从梅子黄熟,纷纷落地,树上还留七成、三成到全部落光,联想到自己青春流逝、嫁期将尽,夫婿仍无着落,于是情急意切地吟唱出了这首渴求爱情的诗歌。三是“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的文字,显示了西周初年的民风开放。从中我们看不到后世儒家礼仪经典(如《礼记》、《女诫》)中规定的“男女不杂坐……不亲授”“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等条条框框,男女交往相对自由,于是,《诗经》中就出现了大量迥异于后世,风格自由明朗的恋歌。一、聘娶婚成为缔结婚姻的主流形式周代已经进入体制完备的宗法社会,在此基础上实行的聘娶婚是缔结婚姻的主流形式。聘娶婚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必备条件,以“六礼”为婚姻仪式。《齐风·南山》中说:“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豳风·伐柯》中也说:“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可见,不经父母同意,没有媒妁牵线便不能结成合法婚姻。《卫风·氓》中的男女主人公虽然已私下约定终身,但因“子无良媒”而“愆期”。《风·柏舟》中的少女爱上了一位梳双髻、发丝垂垂的美少年,发誓到死不变心(“之死矢靡它”),但遭到母亲的反对,她无奈下发出痛苦的呼喊:“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娘呀!天呀!你真不体谅人呀!)说明父母对子女婚姻拥有决定权。 “婚姻六礼”,一般认为创始于周,完善于汉,最终成为中国传统婚礼的基本模式。据《仪礼·士昏礼》记载,它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仪节。“纳采”是男家先派媒人去女家转达求亲之意,女家同意求亲后,男方致送求亲礼物大雁。“问名”是男家请媒人“执雁”询问女子的姓名、生辰八字等。“纳吉”是男家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在宗庙占卜,以测定婚姻吉凶。若得吉兆,请媒人把合婚佳音通知女家。“纳征”是男家派媒人到女家致送聘礼。“请期”是男家卜定吉日,由媒人征求女家同意。“亲迎”是结婚之日,新郎与宾客前往女家迎娶。《卫风·氓》中的男子“卜尔卜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体现的正是男方通过占卜纳吉、请期以及亲迎的程序。《召南·鹊巢》中说:“之子于归,百两御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描绘的是新郎用百辆彩车亲迎,女家以百辆彩车相送的盛大场面。《大雅·大明》写周文王迎娶太姒时的盛况:“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看来,无论是平民、贵族还是天子,结婚都要行“亲迎”之礼。一般“亲迎”的时候,宾客要唱颂婚歌曲。《周南·桃夭》是赞美新娘的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欢快的歌曲将新娘比为娇艳妩媚的桃花,祝福她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周南·木》是祝贺新郎的歌,“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的反复咏唱表达了宾客对新郎的无限祝福。一、一夫一妻制与媵妾制并行到了春秋时期,这种聘娶婚制发展为一种以媵嫁为特征的一夫多妻婚制。什么是媵嫁呢?《公羊传·庄公十九年》说:“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所谓媵嫁就是陪嫁,即一国或一姓的女子出嫁,要有同姓的女子从嫁,出嫁的称妻或夫人,陪嫁的称媵,多以妻的妹妹或侄女充任。因此,媵嫁婚制亦可称为嫡、妾制。这种婚制,在春秋时期相当普遍。《诗邶风泉水》写卫女嫁给诸侯,当得知父母去世,于是“娈彼诸姬,聊与之谋”,卫女姬姓,“诸姬”即媵妾,这是说媵妾们聚在一起商议归国吊唁的事情。又如《左传·成公八年》载,鲁人将嫁共姬(鲁成公的妹妹)于宋(宋共公),与鲁同姓的卫国便送来媵嫁的女子。综上所述,有关婚恋诗的研究,研究者都予以了相当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这一研究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婚恋诗的研究,正逐渐由诗歌本身的探寻走向对其产生的时代文明的考究。这一研究理念的转变,使婚恋诗的研究更具有社会现实意义。我们的研究即以此为切入点。在以后论文的撰述中,我们力图在综参诸家见解的前提下,更加深入地分析婚恋诗背后所反映的社会习俗,结合现实社会中的婚恋习俗去解读《诗经》的现实意义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蕴。 参考文献1、黄家遵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2、高亨《诗经今译》上海古籍出版社3、袁宝泉陈智贤《诗经探微》广州花城出版社,4、左洪涛《诗经》中的奇婚异俗中国地质大学学报5、陈戍国《周礼仪礼礼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11月.6、赵逵夫等《诗经三百篇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7、顾伟列《中国文化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8、宋镇豪中国全史·春秋战国习俗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杨朝明《齐风》三诗《南山》《敝笱》《载驱》诗旨新说10、郭沫若古代社会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1、顾颉刚婚姻方式看社会制度的变迁[A]文史(第十四辑)[C]112、第二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113、宋兆麟共夫制与共妻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114、史风仪中国婚姻与家庭[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115、摩尔根古代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116、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117、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118、汪玢玲中国婚姻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 19、郭沫若古代社会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20、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121、严汝娴,宋兆麟永宁纳西族的母亲制[M]昆明:云南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