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文化研究毕业论文-论近年日本元明清诗文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近年日本元明清诗文研究论文关键词:H本;近年;元明清诗文论文摘要:木文综述日木近年来元明清诗文研究的情况,显示日木学者在选题和方法上的特点,以及与我国学界研究旨趣的异同。元明清诗文的研究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中相対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诗文研究,相对元明清戏曲小说研究一直比较薄弱。客观上,也许元明清诗文的成就不及而代辉煌,而元明清又是戏1111小说异军突起的时代,但是,在这8()()年屮毕竟创作了数量超乎前代的诗集文集,作为一种文学的存在,似乎乂不能有所轻忽。元明清诗文研究近30年來已取得长足的发展,基础的部分,如文学史料的整理、作家别集的笺校等,成
2、果颇丰,诗文流派和作家的研究也冇许多论着问世,涌现出一大批学术新进。21世纪以來,在元明清诗文研究领域,作为屮国学研究比较发达的H本,他们研究的现状如何,屮国元明清文学研究的在H本的屮国文学研究屮处于什么位置,关注点有哪些,在观点和方法等方面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呢?首先,我拿几本tl本权威的中国文学研究杂志所发表的论文选题作一个统计,这个统计或许大体口J以反映元明清诗文研究在整个文学研究中所山的比重。LI木中国文学研究的重镇京都大学《东方学报》2002-2006年共发表论文31篇,具屮有3篇元明清诗文研究,一是元代社會和文化研究班编的《(事林广
3、记)学校类译注》,二是金文京先生的《(事林广记)刑法类•公理类译注》,三是古松崇志先生的《元代(辽史)(金史)(宋史)三史编纂的过程》(U文原标题(元代[遼史][金史][宋史]三史编纂①過程)。这3篇都是文献研究。口木东北人学《东北大学中国语学文学论集H002-2006年发表论文32篇,其中关于明清文学研究的有5篇,包括矶部彰先牛的《世徳堂刊西游记的版本研究》、矶部佑子先牛的《屮国才子佳人小说在东亚的影响》以及花登正宏先生的《关于明代非坊刻木小学书的刊行》、伊原人策先生的《新汉语“出发,啲诞生》。这其中前两篇为明清小说研究,后两篇则为语言文字学方面的研究
4、。日本中国诗文研究会编的《中国诗文论从》,2002—2005年共发表论文26篇,其中明清文学只有两篇,一•篇是中野清先生的《袁枚(子不语)的增补》,一篇是尤侗研究会连续译注的《拟明史乐府》。统计表明,FI本的元明清诗文研究在中国文学各个门类的研究中,与中国学界一样,也是比较冷落和寂寥的部门。然而口本学者的选题却与中国冇明显的差异。这里不妨罗列一下近年的论文题冃,从中可以大致看出口本学者的关注点以及他们在研究方面的旨趣。佐藤一郎的《乾隆帝左右文臣的角色——御选(唐宋诗醇)和沈徳潜》(《國學院雜志)106-11),有木大輔的《从曹寅的奏折看御定(全唐诗)的成
5、帖过程》(《日本中圃學會報》58,2006),佐藤浩一的《关于仇兆鳌•(杜诗详注)的音注》(《日木屮國學會報)58,2006),市瀨信了的《袁枚和杭州詩会》(《屮国中世文學研究》49),三浦秀-的《明善•观我•野同——明桐城方氏的家学和继承》(《柬洋史研究》64-2),小川恒男的《关于黄遵宪(入境庐杂诗)》(《中国古典文学研究)2005,12-3),林香奈的《黄遵宪笔卞的FI本汉诗——以(FI本杂事诗)笫七十六、七十七首为中心》(《和漠語文研究》4.2006.11),矢田博士的《关于傅咸的(四言赠答诗)》(《中国詩文論叢》24),朴春丽的《長崎的(明清乐
6、)和中国的(明清时调小曲)》(《文化科學研究》17),相川政行的《从清代士大夫的尺牍看刘熙載的人物和书论(书气>的考察——以(书概)第二一二章廿气分析为中心》(《立正大學文學部論叢》123),浅井邦昭的《刘大魁文论和八股文批评》(《金城学院大學論集》人文科学编2),玉木尚Z的《读曹宗蟠(驳声无哀乐论)——围绕(驳声无哀乐论)》(《柬洋古典学研究》20,広岛人学柬洋古典学研究会),董明、鹤岛俊一郎的《陈元赞英诗英人》(《復刊柬洋文化》94),土肥克己的《杨朝英和乐府新编阳春白雪中的江西文化背景》(《未名》23),要木纯一的《关于杨维桢(小乐府)》(《
7、岛答案言語文化》19),螢尾正明的《(寒花)和(如兰)——归有光的文学和(花)》(《国士舘大學人文學會紀要》38),江尻彻诚的《关于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的诗序论》(《日本中国學會報》57),菅野智明的《陶濬宜(稷山论书绝句)诞生的背景》(《墨》175),铃木敏雄的《王船山(和白沙)诗考》(《中国小世文學研究》48),平良妙子的《冊封使节來琉時的诗文交流——以(渡琉日记)为屮心》(《集刊东洋学》94),三野丰浩的《姚無(今体诗抄)收录的陆游七言律诗》(《愛知大學文學論叢》132),大平桂一的《戴名世和(忧庵集)》(《国際文化》6.2005.3),坂出祥神的
8、《龚自珍——忧愁诗人印记的思想家——附(平均篇)译注》(《新漢字漢文教育》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