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圈理论之下青海河湟汉族求子风俗探究

文化圈理论之下青海河湟汉族求子风俗探究

ID:46721237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文化圈理论之下青海河湟汉族求子风俗探究_第1页
文化圈理论之下青海河湟汉族求子风俗探究_第2页
文化圈理论之下青海河湟汉族求子风俗探究_第3页
文化圈理论之下青海河湟汉族求子风俗探究_第4页
文化圈理论之下青海河湟汉族求子风俗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圈理论之下青海河湟汉族求子风俗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化圈理论之下青海河遽汉族求子风俗探究摘要:河湼文化圈中汉族一直是文化的主角之一,汉族入迁河灌地区后,在文化的叠加中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河潼汉族在重血缘的观念之下求子(尤其求生男孩)风俗较多,除传统汉族的文化因素外还有地缘影响,此观念对河灌世居他族也发生了文化涵化。本文以澹中县汉族为个案研究当下河澹人生仪礼、节庆民俗活动等方面的求子风俗,通过对遽中县的祈嗣民俗事象描述,认识文化圈文化涵化理论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关键词:河遽汉族;文化圈;遽中县;求子风俗中图分类号:K8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681?穴2012?雪01

2、—0161-05TheDiscussionabouttheCustomsofPrayingforChildreninHanAreasofQinghaiHehuangBasedontheTheoryofCulturalCirclesACaseStudyofHuangzhongCountyLIANGYu-jinZOUXiao-feiHUYu-kunAbstract:HanhasalwaysbeenoneoftheleadingnationalitiesintheHehuangculturalcircle・AftermovingtoHehuangar

3、ea,Hanhasbeenlivinginarelativelyclosedspacebecauseofthelaminatedculture.UndertheinfluenceofHantraditionalcultureandthegeographicalfactor,theyattachimportaneetoconsanguinitysothattherearemanycustomsofprayingforchildren,especiallyforsons,whichhasbroughtacculturationtootherethn

4、icgroupsinHehuang.TakingHaninHuangzhongCountyasacase,thepaperexplorescustomsofprayingforchildreninHehuanglifeceremonyandfestivalfolkbeliefs.BythedescriptionofthosecustomsinHuangzhong,thepaperrevealstheinfluenceofacculturationinculturalcirclesonculturalconstruetion.Keywords:H

5、ehuangHan;culturalcircle;Huangzhongcounty;customsprayingforchildren“河澹”这一地理名词最早出现在汉代史籍中,指的是青海和甘肃两省交界地带的黄河和其支流潼水。"河遑谷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物产较多,适宜牧业,也适宜农业。”[1]它有“大河遑”和“小河遑”之分。“大河遑”指的是甘肃中部西南面和青海东南部,在地形上是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黄河和潼水流经此地,它包括“甘肃的临夏(河州)回族自治州,青海黄河流域的贵德、尖扎、循化、化隆。湼水流域有遑

6、源、大通、潼中、西宁、互助、平安、乐都、民和。”[2]“小河澹”指甘肃之外的青海部分的河淳地区,特别指的是河澹地区的农业区。本文的“青海河渲”指的是"小河潼”o今天的青海河潼地区是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等族群重要的集聚地,尤其是青海汉族的重要栖息地。《丹0葛尔厅志・卷六》中记载:“汉族,邑人相传,皆自南京移民实边到此,拨地居住。然详加考究,半系山、陕、川、湖,或本省东南各府,因工商到丹,立室家,传子孙,遂成土著。自宁属邻境移居者最多,亦有蒙蕃子弟,资性聪颖,入塾读书,粗明理义,遂化为汉族者。”[3]虽然,河遑汉族

7、来源复杂,但因生活在相对封闭的文化圈里,又与该地区其他少数民族朝夕相处,而形成了河灌汉族独特的民风民俗。河遽汉族除传统汉族的文化因素外还有地缘影响,此观念对河澹世居他族发生了文化涵化。一、文化圈理论与河灌求子人类学学科中传播论学派早就提出了文化圈的理论,认为文化圈在各地区形成、发展并可能向其他地区移动,同时,在不同地带还可能有与其相关联的文化成分形成文化圈的广阔地理分布表现。文化圈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文化涵化,虽然一方面必须有较大的族群或民族的固定不变的基本文化作为根基,它具有持久性的地理空间;但另一方面,文化圈还“拥有独立整体的文化丛,它的移动

8、是全部的文化范畴的移动,从而在比较中发现两个地区所有文化上的历史关联。另外,民族之间文化的影响力也可能是个别文化成分的流入,也可能是一个文化圈的个别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