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08781
大小:3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6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一、课文内容分析 “交流平台”举例了创造性的复述故事的三种方法,转换口吻,合理增加清节,变换顺序。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在两组词语中,体会谚语与成语的表达效果。二是在“狼与小羊的”例子中将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场景说得更具体。 “日积月累”安排了林杰的一首古诗《乞巧》。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具备复述故事的能力,讲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并不难,但是如何使用恰当、合理的方式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将故事情节说得更具体,更赋有感染力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谚语与成语的学习上,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放在具体语境使用还需要学习。学生借助字义理解诗意,积累林杰的一首
2、古诗,并不困难,应重点指导学生体会中国多彩文化。 三、教学目标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学习扩写段落,将情节说得更具体。 4.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 难点: 1.学习扩写段落,将情节说得更具体。 五、教学准备
3、 教学课件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本单元我们读了特别有意思的民间故事,都有哪些故事呢? (生答:《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 2.读到好的故事,同学们是不是忍不住要跟别人分享,讲给别人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语文园地三。 【设计意图】由熟悉的课文导入,引起兴趣。回忆课文内容,为下文总
4、结方法做好准备。 (二)合作探究 1.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 (1)民间故事流传很广,你想讲的故事别人可能听过了,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同学们可以来点儿小创作。那么有哪些好方法呢? (2)通过交流,学生明白有三种方法可以创造性的复述故事: 可用第一人称来讲;根据讲述的需要,我们可以改变原文的人称。 可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这样会让故事更加生动。 也可进行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这样会使情节更加完整。 2.谚语与成语不同的表达效果。 (1)先出示课本中相关部分左边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再出示右边的词语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左右两边的两组词语表
5、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2)思考:左右两边的词语表达的意思一样,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学生交流。(左边的是六字或七字的成语,也叫谚语,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右边的是四字成语,意思简练。) (3)教师出示七字成语,让学生猜四字成语。 打破砂锅问到底(刨根问底)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 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知人知面不知心(口是心非) 【设计意图】阅读交流平台与词句段运用的内容,介绍三种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同时使用谚语增加故事的趣味性,以课本中的实例开启学生思路。 (三)综合运用 1.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例子,先确定要用哪种方法来讲,可以参考词句段运用中的词语
6、表达,在小组内说一说,互相提意见,教师巡视。 2.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复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评议。 【设计意图】使用课文中的方法,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内化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复述故事。 (四)总结收获 同学们要想创造性讲好民间故事,就要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把情节说得更具体。本节课学习的成语,让我们领略到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课后多多积累这样的成语,它会让你的表达更精彩、生动。 四、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创造性的复述故事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习扩写段落,将情节说得更具体。 2.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
7、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扩写段落,将情节说得更具体。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创造性讲述民间故事的几种方法,也了解了意思相同的几组成语,体会到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另一个新的内容——如何把一个情节说得更具体。(板书:把情节说具体)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在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前提下学习将情节说具体。 (二)总结方法,综合运用 1.出示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