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探析张爱玲生花妙笔下的比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析张爱玲生花妙笔下的比喻■大学语文论文探析张爱玲生花妙笔下的比喻郑尔君(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广东河源517000)[摘要]衡量一个作家语言特色的标志就是看他的修辞使用水平,而最能体现修辞的则是看他的比喻句。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她的比喻巧而有味道,不落俗套。她的比喻句是她的亮丽所在,且有一种通透之感,读时需要人回味才能体会其意境。她观察精准、思维活跃、想象奇特,乃至生活趣味、人生态度都以其独特的一种精妙绝伦方式展现出来,令人拍案叫绝,犹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能把平平的文势带动得摇曳生姿,让读者过目难忘。通过探析她生花妙笔
2、的比喻,把她生动曼妙的比喻当做我们学习的活教材。[关键词]张爱玲;生动;通透;意境;意蕴中图分类号:1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3)07-0004-03文学作品中常常为了要具体、形象、生动地说明一个比较抽象的道理,或者叙述一种不常见的事物,或者抒发一种强烈的感情,而采用一种打比方的方法,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根据不同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使听众或读者通过〃类似的联想〃对被说明事物易于理解和感受,从而产生共鸣,这种修辞方式称为比喻。在文章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格作用是令人可惊可叹的,比喻是最有修辞感的修辞手法,在
3、众多修辞格中总是坐着头把交椅,是一种很显文笔的修辞手法,一个好的比喻往往是神来之笔,是作者灵感激活的产物,可遇而不可求。好作家往往是使用比喻的高手,张爱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句著名的比喻,于文学史的意义就在于它标志了一代比喻天才横空出世!张爱玲是一位杰岀的才女作家,语言自成一格,刻薄而传神。语言的基调是冷的,包含了一种洞察世态人情的冷酷,显得漫不经心,看什么都像是在无关痛痒地看戏,说话总是一针见血不留情面,但是又说得那么生动,那么耐人寻味,让人不能不被她的语言魅力所吸引,董桥先生借张爱玲自己的一个比
4、喻称她为〃中国现代文学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这个奇女子把人生、人性看得太透,她知道人的心思有多少属于阳光,有多少属于黑夜,她看到的更多是黑夜,人物内心的须臾一念也休想逃开她精妙、细腻的比喻的捕捉。她的文学作品中大都是比喻句,文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张爱玲文笔下的比喻,让我们更深切地领略一代才女的〃长袖善舞〃的语言风采。一、妙喻看似不经意却情趣横生、活泼生动张爱玲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吸引读者注意力,使人眼前一亮。新奇的比喻,不仅易于把人们带入意境中去,而且也让人感到智慧的凝聚。张爱玲妙喻大都显得漫不经心、脱口而出,她比喻成瘾,但凡有喻可比
5、,她是绝不会直接表达的。比如《金锁记》中,〃她到了窗前,揭开了那边上缀有小绒球和墨绿洋式窗布,季泽正在弄堂里往外走,长衫搭在臂上,晴天的风像一群白鸽子钻进他的纺绸裤褂里去,哪儿都钻到了,飘飘拍着翅子。〃人物处于阴沉压抑的环境,爱情终归破灭,没有大段的铺张描写和渲染,文字经济而动人,却将那种伤感表现得非常深入,拿张爱玲的话来形容正是〃漫山遍野都是〃”这段描写纯从客观与体验中得来,自然灵动。〃金锁〃锁住的不自由处境偏以白鸽来比喻,显得贴切、形象,突兀、自然、传神,仿佛信手拈来。在《姑姑语录》中形容她姑姑收藏的那块宝石的颜色以及透明度,不是
6、比喻成瘾不会这样说:〃青绿丝线穿着的一块宝石,冻疮肿到一个程度就有那样的淡紫红的半透明。〃〃一种失败她在《色•戒》中比喻,形容当时王佳芝在等人时的心情那一句:的预感,像丝袜上一道裂痕,阴凉地在腿肚子上悄悄地往上爬。〃这也不是一般的作者能比喻得出来的。在这些文章中,同样是比喻,却让人感到新鲜、惊喜,甚至忍不住直呼〃天才〃。她有篇《更衣记》。这种题材大体也就是只能做岀一篇极平常的生活随笔,然而到了张爱玲的生花妙笔之下,不仅有情有趣,写得生动活泼,而且很有思想见地。让比喻之间跳跃着幽默诙谐的音符,也是张爱玲语言的特点。如在《花凋》里她也戏谑
7、幽默:〃郑太太对孩子说:’新鞋上糊了这些泥?还不到门口的棕垫子上塌掉它f那孩子只顾把酒席上的杏仁抓来吃,不肯走开,只吹了一声口哨,把家里养的大狗唤了来,将鞋在狗背上塌来塌去,刷去了泥污。郑家这样的大黄狗有两三只,老而疏懒,身上生癣处皮毛脱落,拦门躺着,乍看就仿佛是一块敝旧的棕毛毯。“郑先生家里突然冒出了一只可以擦鞋的狗,让他们不禁莞尔,书中阴沉的气氛也似乎有了亮点,郑家的一切我们也看得更加通透了。又如《中国的日夜》中,〃地下摇摇摆摆走着的两个小孩子,棉袍的花色相□a仿,一个像碎切腌菜,一个像酱菜,各人都是胸前自小而大一片深暗的油渍,像
8、关公额下盛胡须的锦囊。〃把小孩衣服的肮脏、黑腻写得幽默生动,这正是体现乱纷纷中国的人生,中国的日夜。张爱玲把常见的意象和画面变得更加生动、活跃,更具风姿,生动地传递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共同神韵,把心中的丘壑附在形象的比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