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最佳周期探析

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最佳周期探析

ID:46696872

大小:8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6

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最佳周期探析_第1页
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最佳周期探析_第2页
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最佳周期探析_第3页
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最佳周期探析_第4页
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最佳周期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最佳周期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最佳周期探析[摘要]目的研究对临床护士进行心肺复苏理论与操作技能培训后,复苏技能的保持时间,探讨复苏培训的最佳时间周期。方法随机抽取医院内8个科室共80名护士进行心肺复苏理论与操作技能培训,在培训前、培训后即刻、培训后3个月、培训后6个月及培训后12个月对受试者进行相关理论考试与技能操作考核,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参照2010复苏指南制定,考核小组由高年资护师组成。结果受试者在培训前的理论及操作成绩均较低,培训后即刻成绩最高,在培训6个月后理论及操作成绩同培训后即刻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操作成绩降至培训前水平。培训后12个月时,理论及操作成绩均进一步下

2、降,与培训前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组比较后,急诊科护士在培训前、培训后6个月、培训后12个月的理论与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其他科室,培训后6个月的成绩与培训后即刻相比无明显下降,而至培训后12个月时的理论与操作成绩显著低于培训后即刻水平(P<0.05),操作成绩降至培训前水平。结论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最佳周期宜根据不同科室的特点具体制定,通常在首次培训后3〜6个月,急诊科的培训周期在首次培训后6〜12个月为宜。[关键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护士;培训[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2)12(a)-0126-03心搏骤停(猝死)严

3、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全球每年每10万人中有36〜128人发生心搏骤停[1-2];我国心搏骤停发生率为41.8/10万,每年导致约544000人死亡[3]。心肺复苏作为抢救心搏骤停的最重要手段,其施行的时间与质量是关系心搏骤停者能否恢复自主循环的重要因素。心搏骤停事件有1/3发生在医院内[4],护士经常是院内心搏骤停危急情况的首先目击者,因此,护士对心肺复苏理论及实践操作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面对心搏骤停时的急救反应速度极大影响该类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然而,有研究表明,相当数量未经过正规心肺复苏技术培训的护士不能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即便经历过正规心肺复苏培训的护士,也往往随着

4、培训时间的推移而遗忘业已掌握的复苏技能,加之美国心脏协会推出的心肺复苏指南每5年有一次重要更新,故心肺复苏技能的培训是一个长期而反复的过程。然而,复苏培训如果过于频繁,不但大大增加了人力与经济成本,而且可能影响到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因此本研究拟依据美国心脏协会2010心肺复苏指南的最新标准,对本院护士进行心肺复苏技能中基础生命支持部分(CPR-BLS)的培训及考核,对培训的最佳周期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急诊科、心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骨科、普外科、脑外科、心胸外科共8个科室中随即抽取80名护士纳入研究范围,每个科室10名,既往均未接受过依据2010年美国心脏

5、协会心肺复苏指南进行的正规培训。其中,男性3名,女性77名。年龄:19〜41岁(中位年龄29岁)。学历:中专18名,大专37名,本科及以上25名。工作5年以内低年资护士32名,工作等于或超过5年的高年资护士48名o1.2方法2011年3月〜2012年2月期间,根据美国心脏协会2010复苏指南标准对受试者进行理论与技能培训,培训采用先集中授课,然后分组示教与练习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培训前、培训后即刻、培训后3个月、培训后6个月及培训后12个月对受试者进行相关理论考试与技能操作考核,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参照2010复苏指南制定,考核小组由固定的高年资护师组成,总分各为100分。1.3统

6、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多个样本均数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每组随时间变化资料均数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在心肺复苏培训前理论与操作测试成绩最低,培训后即刻成绩迅速升高,此后随时间推移成绩逐渐下降,至培训后6个月时操作成绩显著低于培训后即刻,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理论成绩虽有降低趋势,但与培训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仍然高于培训前水平。至培训后12个月时,理论及操作成绩均进一步下降,显著低于培训后即刻,与培训前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将考试成绩分

7、科室比较后发现,急诊科护士在培训前、培训后6个月的理论与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其他科室,培训后6个月的成绩与培训后即刻相比无明显下降,而至培训后12个月时尽管其理论与操作成绩仍较其他科室为高,但显著低于培训后即刻水平,操作成绩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O在培训前,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均高于本科以下学历者,而在培训后各个阶段,不同学历层次的护士之间理论与操作成绩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低年资与高年资护士之间理论与操作成绩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O3讨论对心搏骤停患者及时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