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90460
大小:5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6
《塔吊作业防碰撞施工措施及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家具广场及立体停车库工程塔吊作业防碰撞施工措施及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审批:编制日期:塔吊防碰撞施工方案1一、说明二、防碰撞施工措施1、塔吊在水平面方向的防碰撞措施2、塔吊在垂直方向的防碰撞措施三、塔吊运行管理措施3塔吊意外事故应急预案4一、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4二、应急策划4三、应急准备7四、应急响应9五、塔吊倾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0六、现场恢复12七、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12塔吊防碰撞施工方案一、说明为满足该工程建筑结构施工需耍,需在立体停车库施工现场安装1台塔吊,该塔吊与前期开工的塔吊及宝钻大厦结构
2、有交叉干涉现象。为避免塔吊部件间发生碰撞事故,保证塔吊正常、安全地使用,特编制此防碰撞方案。二、防碰撞施工措施塔吊在水平面方向的防碰撞措施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与高位塔吊塔身之间防碰撞措施。考虑到现场周围环境的限制,并结合施工的需要,确定塔吊在现场的布置,由于定位塔吊时己使两台塔吊之间的距离人于任意一台塔吊臂长5米以上,由此,可以确保2台塔吊Z间的低位塔吊起重臂不与高位塔吊的塔身标准节、套架等任何部件发生碰撞。2、塔吊在垂直方向的防碰撞措施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起重钢丝绳之间防碰撞措施。由丁•受施工需要
3、的影响,有可能发生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起重钢丝绳的碰撞事故。为杜绝此类事故发生,项目必须对每一台塔吊的丄作区进行合理划分,避免出现塔吊交叉工作区。同时,项冃必须配备有合格操作证的、经验丰富的信号指挥工,确保指挥塔吊冋转作业时,低塔的起重臂不碰撞高塔的起升钢丝绳。当现场风速达到6级风,相当风速达到10.8〜13.8米/秒时,塔吊必须停止作业。另外,正和公司要配备操作熟练、有责任心的塔司为现场服务,塔吊在每次使用后或在非工作状态下,将塔吊的吊钩升至顶端,同时将起重小车行走到起重臂根部。由丁•相邻塔吊的
4、凹转而有交义区域,而两台塔吊距离乂大于任意一台塔吊大臂的长度io米以上,小于两台塔吊大臂长度之和。所以高位塔吊的起重臂与低位塔吊的拉杆有可能发生碰撞。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需保证任意时刻,假使两台塔吊大臂和对,高位塔吊大臂尖端距离低位塔吊在同一条垂直线内较长的拉杆上的相应交点距离人于2米。安装方案中己要求两塔的高度相差3节标准节一9米。如此,能保证高位塔吊的起重臂与低位塔吊的塔尖不发生碰撞。即:保证符合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中的10.5之规定“两台相干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高差应保证处于
5、高位起重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塔吊大臂、平衡臂等)与低位置起重机中处于最高位置的部件(塔帽、起重臂或拉杆)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m”。塔吊与现场周边建筑及设施的防碰撞措施在实际施工屮,还要密切关注现场以外的情况,塔吊初次顶升不能超过宝钻人厦结构高度,要对塔吊回转限位设置限定(按施工方案附图1);锻地锚,在每次工作完毕大钩挂上地锚;为了应对塔吊突然断电等特殊情况,塔吊驾驶室准备放置两块木方,为了更安全在断电等发生时用木方塞在凹转齿圈上顶紧(我司塔吊回转制动为断电抱死),然后及时通知项H部及塔吊公司采取措施。
6、还耍注意周边情况尤具是现场T人和车辆,还要避让附近电力及通讯设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破坏。综上所述,可以看岀塔吊的施丁环境是比较复杂的,只有按照相关规范操作,并全面考虑施工现场及周边的施工环境,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塔吊的顶升,才能实现安全、有序施工,提高施工效率,为贵项目高效优质的完成施工工期奠眾坚实的基础。三、塔吊运行管理措施1、塔吊司机必须服从信号工的统一指挥,但同时,在塔吊大臂超过限位范围的悄况下,塔吊司机在保证安全的原则卜,有权不接受信号工的指令。2、在塔吊冋转过程中,塔吊司机和信号工有权利和义
7、务兼顾自身塔吊与其他塔吊人臂和平衡臂之间保持距离,避免人臂与平衡臂、人臂与人臂之间发生碰撞。3、塔吊进行冋转在接近限位界限时,塔吊司机必须控制塔吊冋转速度,避免发生界常悄况。4、在塔M运行的过程中,后启动回转的塔吊必须避让先启动回转的塔吊。5、塔吊司机和信号工在塔吊每次顶升后的第一次运行塔吊时,有责任和权利向塔吊管理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6、双方塔吊使用的对讲机在使用前,双方管理人员应对对讲机核频,避免发生混频和误接受指令的问题发生。并在更频前通知对方进行核频。塔吊意外事故应急预案%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8、为了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T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韦I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齐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J“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