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职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探析_聂小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7年第5期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No.52007第6卷(总第32期)JOURNALOFANHUIVOCATIONALCOLLEGEOFELECTRONICS&INFORMATIONTECHN0L0GYGeneralNo.32Vol.6[文章编号]1671-802X(2007)05-0023-03高职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探析聂小明1,21.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江苏南京210097;2.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蚌埠233030)[摘要]法律思维方式是按照法律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方
2、式。培养高职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也是羯造现代人的人格以适应现代法律生活的需要。当前,在高职法制教育中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培养高职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关键词]高职;学生;法制教育;法律思维方式[中图分类号G633.26[文献标识码1B随着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人们日益认识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不仅要冇完备的法律体系、健全的司法体制、完善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而且更需要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能深入人心。这样,高职法制教育就不能仅满足于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而是还应
3、高度重视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一、什么是法律思维方式在哲学的视野屮,思维方式是主体实践方式的内化与积淀,是由思维结构、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等因素构成的思维定势和运行模式的总和,[1]是人的各种思维要素及其结合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表现出来的相对定型化的思维样式,在最通俗的意义上也就是“怎样想”的问题。区别于政治、经济和道德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逻辑(包插法律的规范、原则和精神)來观察、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习惯和取向。可从以下三方面来把握法律思维方式1、在语言符号方面,法律思维方式使用的是法言法语。
4、任何思维活动的进行都要以语言符号为工具。由于语言在不同的情境屮冇不同的含义,所以只有掌握了大体上共同语言的人才会有相似的思维方式。比如对“人”这一名词的理解,具有法律知识的人会首先想到“人”的法律意义y即“人”是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有自然人、公民、法人的区分9而普通人则只是想到“人”的通常含义,即人是一种会思维会劳动的高级动物,有男人和女人,有老人和年轻人等。法律思维方式不同于普通人的日常思维方式,它是运用包扌舌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在内的语言进行思考和对话。2、在价值观念上,法律思维方式确信的是法治观念。价值观念是
5、任何一种思维方式构成所必具备的,它主要解决主体的思维活动为什么关注对象的这一方面而不是另一方面等问题。[2]作为是思维方式各种要素之间的“黏*[收稿日期12007-06-04合剂”,价值观念决定着思维的取向,影响思维的程序与思维的方法。不同的思维方式包含不同的价值观念。法律思维方式所确信的是法治观念,具体内容包括法律至上、权利观念和形式主义等。法律至上,也就是在法律思维主体心S中,法律具有最咼的权威,任何公民、社会团体、国家机关、政党都应尊重和服从法律,在法律之下活动而决不能超越法律之上。法律的这一地位,决定了
6、法律对思维的规制作用,决定了它是人们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何谓权利观念?在现代文明的逻辑中,“在承认一个理性的政治道德的社会里,权利是必要的,它给予公民这样的信心,即法律值得享有特别的权威••在所有承认理性的政治道德的社会里,权利是使法律成为法律的东西[3]权利观念是法治社会公民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法治观念,其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就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来看,权利是目的,义务是手段,法律Z所以规定义务是为了保证权利的实现,权利是法律规范的重心;其次,就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来说,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界限,国家权力不应
7、侵犯公民的权利,而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保障、实现公民的权利。形式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形式主义源于法学家对法律的抽象化努力,这种努力使法律主耍表现为概念、规则、原则或程序等。法律思维方式的形式主义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形式合理性优于实质合理性。形式合理性又称规则合理性,是一种普遍的合理性。实质合理性是个案处理结果的合理性。形式合理性优于实质合理性,就是指当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发生冲突不可兼得时,要考虑首先牺牲实质合理性。为什么耍这样呢?其依据是对于社会正义而言,普遍性的规则正义是首要的和根木性的,离开了规则正义,
8、就不可能最人化地实现社会正义。[作者简介]聂小明(1977-),男,安徽潜山人,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理学,法社会学。2007.10.20XUEBA0教育园地教育园地聂小明——第5期—高职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探析这样,在法治国家中,当针对某个案通过法律思维方式寻求一个法律结论时,对形式合理性的满足就必须放在首耍的位置,尽管少数个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