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毕业论文易顺鼎山水诗论略

历史学毕业论文易顺鼎山水诗论略

ID:46680267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6

历史学毕业论文易顺鼎山水诗论略_第1页
历史学毕业论文易顺鼎山水诗论略_第2页
历史学毕业论文易顺鼎山水诗论略_第3页
历史学毕业论文易顺鼎山水诗论略_第4页
历史学毕业论文易顺鼎山水诗论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学毕业论文易顺鼎山水诗论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易顺鼎山水诗论略[摘要]近代诗人易顺抽的山水诗创作成绩斐然,称盛当时。其山水诗内容丰富,既多方而展示自然山水的客观之美,乂寄寓诗人的主观情志;风格、体制、语言等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易顺鼎山水诗表现内容Z丰富,艺术手法Z多样化,为他人所罕见,易氏实为山水诗人家。[关键词]易顺鼎;山水诗;审美型;寄托型;多样化Abstract:YiShundingisahighachieveroflandscapepoeticcreationinmodernChina・Hislandscapepoemsarerichincontent,noton

2、lydepictingthebeautyofnaturefromdifferentangles,butalsoexpressinghissubjectiveemotions・Inaddition,hiscreationisdiverseinstyle,form,language,eic.Inaword,hesurpassedhiscontemporarieswithhisrichcontentanddiversifiedartisticexpressions,whichhelptoestablishhimasamasteram

3、onglandscapepoets.Keywords:YiShunding;landscapepoems;aesthetic;emotional;diversify易顺鼎(1858-1920年),字实甫,号哭庵,湖南龙阳(今汉寿)人,近代著名诗人。少时被视为“神童",成年后却屡困场屋,五应会试均报罢,无奈以捐官身份步入官场,亦仕进艰难。甲午战争爆发,他儿次舍生渡海,欲保台湾,终无功而返。此后近20年,他先后在湖南、广西、广东等地任职。辛亥革命后回到北京,一度供职于袁世凯政府,每日流连于戏馆歌楼,与友人诗酒唱和,192()年病逝

4、。易顺鼎是近代中晩唐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z—,但其诗风格多样,并非尽法中晚唐;其论诗亦重独创,尝言:“盖尘羹土饭、人云亦云之语,虽数十万首亦作不完,何必千手雷同、图费纸黑乎?"(《琴志楼摘句诗话》)対代表作《四魂集》,易因''自信此集为空前绝后、少二寡双Z作”而与“极口毁Z”的王闿运、樊增祥两位诗友争辩,且颇以口己“用意皆新,似亦未经人道过气《琴志楼摘何诗话》)的诗句得意。此外,用典精切、属对工巧、设色奇丽也是易氏重要的诗学主张。易顺鼎“平生作诗万余首,刊诗集七十二卷"王森然《易顺鼎先生评传》),约30部,但多已散佚,今存易诗不

5、足三千首(《琴志楼诗集》前言),其中所占•比重最大、最具特色的是山水纪游之作。他自称“生平所为诗不下数千首,盖行役游览之作居其人半,而山水诗尤多”(《琴志楼诗集》附录二),今存易诗中山水之作儿近三分之一。易顺鼎一牛所行不止万里,幼时即随父远行,青年时代乂辗转奔波于京师、父亲不断变换的任所与自己任职地Z间,几乎无一年不出行。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神州各地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脚印。且其“生平好游山水气《琴志楼诗集》附录二),故每到一地必背名山,临胜水,于山水之间讽歌吟唱,留卜-了大量的山水佳作。易氏山水诗创作可分为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所作与

6、50岁左右于广东任职期间所作前麻两期,以前期为多。山水诗集除《琴志楼游山诗集》夕卜,还有《蜀船诗录》、《林屋诗录》、《庐余集•岭南集》、《岭南集补遗》、《甬东集》等集;《丁戊Z间行卷》、《吴蓬诗录》、《樊山沌水诗录》、《巴山集》、《广州集》中也有数量可观的山水诗,其他诗集中亦有山水诗零星分布。易顺鼎牛长于太平天国运动至民国初建的近代中国,民族的危亡、社会的动荡时时冲击诗人心灵,在其创作中留下印记。因此,易氏山水诗一方而继承古典山水诗的传统,描摹水光山色以表现自然之美;另一方面又自觉采用龚自珍所开创的近代山水诗范式[1],在山水

7、中寄寓诗人的政治情怀及其他情志。(一)寄托型山水诗以山水寄寓个人情怀,写“有我之境”,是易顺鼎山水诗的主要范式。在《庐山诗录自记》中,易顺鼎称“饱历世变及忧患危苦,悉以身世Z故,寄托于山水Z间'',“陈君伯严以魏默深山水诗比之,谓能独开一派。不知魏诗皆在山水之内,而余诗尚有在山水外者气《琴志楼诗集》附录)。忧国伤时、羁旅思乡、怀古情思与隐逸情怀等在其山水诗中时有展现。这些作品“趋重性灵”(王森然《易顺鼎先生评传》),在模山范水中寄寓情志,可称为“寄托型”山水诗。1•政治情怀易顺鼎岀生于官宦之家,父亲易佩绅爱国忧民的儒家思想对他

8、影响很深。而对LI益凋敝的河山,他青少年时代就立下“抚剑望神州,誓扔海氛恶”(《琴志楼诗集》卷4)(注:参见易顺鼎著,王飓校点,《琴总楼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以下所引诗作出处同此书者,只注明卷数。)的抱负,入京会试途中留下的山水Z作多贯注了政治激情。作于光绪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