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49635
大小:6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6
《发展县域经济提升保定特色产业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发展县域经济提升保定特色产业探究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以县辖行政区为单元的区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市、省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运行质量和发展后劲。而特色产业就是要以“特”制胜的产业,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淀、成型的一种或几种特有的资源、文化、技术、管理、环境、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的具有国际、本国或本地区特色的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发展中要根据各县(市、区)现有的优势,采取适宜各自发展的
2、特色竞争战略,把握关键,实施重点突破。发展县域经济是目标,而发掘县域的特色产业是手段,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提升。一、保定市发展县域经济提升特色产业的意义《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把建设“京畿强市,善美保定”作为今后发展的总体定位,而这种建设的起点,从宏观面上是保定落后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2010年,保定市县域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仅为全省县域平均值的64.4%和59.6%,与1995年比分别下降31.6和36个百分点。全市22个县有8个县综合经济实力排在全省后30位,县域经济对
3、保定市的贡献在多年来一直稳定在70%的范围内,经济发展不振。从微观上看是不和谐的产业发展结构。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规模小,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低。传统特色产业亟待升级。此时提出发展县域经济提升特色产业对于保定市建设“京畿强市,善美保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此外,该研究将人们建设经济的热情引向更理性的角度,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更注重产业的升级,根据保定已经在各个县市形成相对的特色产业的状况下,着重强调县域特色产业的提升,着眼点在“二次创业”,旨在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4、二、保定市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保定市下辖18县,4市,3区,另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白沟新城。各县域特色产业明显,囊括了农,工,商,第三次产业各方面。现正建成7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8个果品基地和8个牧渔基地,雄县红小豆、满城草莓、易县磨盘柿、阜平大枣、顺平红富士苹果。望都辣椒、安国中药材、留史皮毛、皮革及毛纺白沟箱包、容城服装、曲阳石雕、高阳纺织等,已形成一批企业和优势产业,而安新白洋淀旅游,济水野三坡旅游,易县清西陵,满城汉墓等景光旅游闻名于世。但是保定的产业发展层次比较低,仍然停留在简单的初级产
5、品生产销售阶段,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薄弱,工业制成品技术含量低,关联性差,处在产业链条的低端,效益低,总体处于劳动密集,初级产品生产加工阶段,管理方式也主要是凭借个人经验,粗放型管理,企业规模有限。三、保定市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问题第一,县域产业资金融通不足,限制企业发展。县域特色产业主要是风险系数较大的农业,而分布其中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本身在大的背景环境下中小企业在融资上就面临种种限制,银行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并且贷款品种推广有限,加之农业这种弱势产业属性,投资需求大,回报率低,且又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
6、信贷担保机制不足,导致企业在融资方面更是困难重重。而要发展特色产业,这种资金需求的制约,将是对企业扩大规模、转换升级,技术创新,设备改造等环节至关重要的“瓶颈”。第二,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竞争能力不足。发展县域经济,不但要寻找特色产业,还要提升特色产业。方法之一就是要发挥特色产业中优势龙头企业的带动优势,建立起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可以是纵向产业集群,也可以是横向产业集群,实现以点带面的产业发展态式。但是在保定的县域经济产业集群调查中发现,保定市产业集群与所在区域及全球产业链的关联性和互补性仍需加强。
7、不少产业集群只是众多同类生产企业的简单集中,专业化分工不细,产品关联程度较低,配套企业发育比较缓慢,企业之间合理分工协作的产业链条尚未真正形成。这使得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无法有效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导致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低下。第三,产业升级和优化面临众多要素约束。保定的特色产业大多停留在资金门槛较低、技术、管理、人才要求低的初级产品加工部门,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但是国内国际的经济发展态势要求我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化,而这需要资金、科技、人才、管理要素的投入,但相对县域经济现状而言,单个
8、企业资金不足,无法实现跨越,积累率低;科技上,县域内现今科技推广体系机制亟待完善。而管理上和人才上既受制于传统观念,又受制于我国现代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数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县域产业升级和优化,任重而道远。四、保定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建议第一,比较优势,合理定位。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发展方式是与自身自然资源、交通区位、文化氛围相适应的。因此在各县选择自身特色产业方面更多的应是理性的定位,而不是政府领导的'‘拍脑袋”。这种选择是群体、市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