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42640
大小:532.36 KB
页数:205页
时间:2019-11-26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耻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耻辱——彻底否定资本结构无关论余斌著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4月作者简介余斌,男,武汉市人,1986年考入北京大学概率统计系,确立学理精神;1990年到武汉钢铁公司品质管理部工作;1994年到厦门大学数学系攻读概率统计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进入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攻读金融学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回到北京大学,在光华管理学院做博士后。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金融学和经济学理论方面,但对数学领域之外的数学问题均保持浓厚的兴趣,曾在考古、冶金、中医、超导体等领域与他人合作取得成绩。(补:2002年进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任教)写在前面的话本书是根
2、据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资本结构相关论模型研究》改写而成。至于改写后,为什么选取这样一个书名,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显然是为了便于炒作。承认这一点,并不是因为我们脸皮厚,而是因为本书中的内容的确与书名十分吻合,在这一点上我们也没有什么好谦虚的。第二,是为了便于那些关心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爱真理甚于爱其师的读者们尽早发现本书,尽早从本书的阅读中获得开卷有益的益处。第三,是因为作者想反击一下中国经济学研究领域以及世界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存在的回避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不良风气,为真理的探求冲出一条路来。在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导师和其他老师不止一次地要求
3、作者在行文中去掉“批评”、“否定”等字眼,最多只能使用“商榷”。但作者很清楚,即使是“商榷”,也是很难让人接受的。有的教授就曾宣称,他从不看“商榷”的文章。作者还曾听过一个讲座,主讲的教授在提及一个对他的文章进行商榷的文章时,鄙夷地说,那篇文章的作者的一百篇文章中有九十九篇文章是商榷性文章。然而,这位主讲教授在解释为什么资本家应当得到剥削收益时,举了个很不恰当的例子。他说,我们现在使用阳光不用付钱,但是如果有人有一种技术,能够把阳光遮起来,要求其他人付钱给他才能晒到太阳的话,我们当然就要付钱给他。因此,由于资本家拥有资源,劳动者要使用这些资源也应当付钱
4、给资本家。本书作者不想在这里评论资本家获得剥削收益是否应当,这是作者未来三十年内另一本著作的主题。但作者当时有一个强烈的想法,那就是,如果有人控制了阳光,作者一定要鼓起“旌旗十万斩阎罗”的勇气,与失去了阳光但还没有失去勇气1的人们一道,把那个窃取了阳光的家伙打倒在地,夺回失去的阳光,而决不会只是乖乖地纳钱而已。当然,作者当时并没有站起身来与那位大名鼎鼎的主讲教授“商榷”,因为不想与他发生正面的冲突,也因为那是一个在好莱坞那些地球人之间、地球人与机器人之间、地球人与外星人之间打打杀杀的影片中早已有明确答案的幼稚问题。但作者当时确已体会到商榷的重要意义,甚
5、至想到,如果大家都来重视商榷,都来强调真理愈辩愈明的话,学生们大概就不会有机会被要求坐在讲台下听任那位主讲教授大放厥词了。事实上,本书中所批判的资本结构无关论的核心理论——MM理论(根据该理论的提出者——先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的姓氏的第一个字母命名)就正在世界各地的大学讲台上和各种标谤现代的金融学和财务管理学的教科书中误人子弟着。不知是因为不习惯商榷,还是因为盲目崇拜,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当作者在向同行的国内学者介绍说打算推翻资本结构无关论时,竟引来不少“好意”的指点,似乎毛头小子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确
6、,从表面的专业经历上来看,作者当时只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博士研究生,就算是跨了专业,从而具备了数学和金融学两个专业相结合的优势,也无法和国外那些从数学专业的博士转来研究金融学,并获得金融学博士的人相比,而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当年都曾把MM理论作为经典来学习过,甚至现在也在讲台上讲授着MM理论。他们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作者又凭什么发现问题呢?而且国外学者曾经就MM理论争论了三十年,不同的学者还给出了不同的角度的论证,诺贝尔奖也发了,早就盖棺论定了的理论,还会出什么问题2呢?进一步地,有的学者甚至问,除了资本结构无关论外,还有其它一些无关论在经济学理论研究
7、中起着基石的作用,你何必要推翻资本结构无关论呢?把它作为一个研究的基石不好吗?于是,作者感受到了一堵无形的墙,这堵墙妨碍着科学精神的通行,却让谬种四处流传。打破这堵墙的,只能是批评,被指责为刻薄的批评,甚至批判。因此,作者为本书选取了一个具有冲击性的书名。事实上,作者得以发现以MM理论为代表的资本结构无关论存在严重问题所依据的,正是一种批判精神。这种批判精神似乎是北京大学的一种传统,也是北京大学为人所诟病的地方。记得北京大学的八字校训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除勤奋外,批判精神正好贯穿于这个校训之中。因为,任何一个能够做到或接近做到“严谨”和“求实
8、”的人,都会由于发现别人的不严谨和不求实,而自然具备批判精神,而有了批判精神,要创新也就不难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