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说课稿

《扬州慢》说课稿

ID:46630057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扬州慢》说课稿_第1页
《扬州慢》说课稿_第2页
《扬州慢》说课稿_第3页
《扬州慢》说课稿_第4页
《扬州慢》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扬州慢》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扬州慢》说课稿一、说教材姜夔的《扬州慢 》是高中语文选修本《唐诗宋词选读》中“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的一篇。“极其工”、“极其变”是清代词学家朱彝尊对南宋词的评价。其原话为“世人言词,必称北宋。然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始极其变,姜尧章氏最为突出。”这是对宋代词的发展很有见地的评价。“极其工”是指南宋词人对词的内在规律能继续深入探讨,在词体、音律、声韵等方面达到了更高水平。在这方面成就卓著的首推姜夔,他与北宋周邦彦并称“周姜”。他精于音律,能自制曲牌,他留下的词谱成为流传至今唯一完整的宋代词乐文献。“极其变”则指宋词内容、风格的多样化。南宋时期15

2、0年间,内忧外患不断。关系国家兴亡的政治社会影响反映于词中特别显著,其前期多表现为激于爱国热情的壮怀高唱;其末期则变为忧国伤时的哀感低吟。多变的时局,动荡的岁月虽然是一种不幸,但也不断丰富了南宋词人创作的内容,引发了他们对时势身世的深切思考,抒写出了自己的心声。 而《扬州慢 》在感时伤世上又具有代表性。它上片着重写词人初到扬州的所见所闻,由“名都”、“佳处”起笔,却以“空城”作结。下片写情,用杜牧重新来到扬州的假想,伤今怀古,感慨万千。二、说学情1、诗歌鉴赏一直是学生考试中难啃的“骨头”。2、高二年级学生已有诗歌鉴赏基础知识,通过对必修与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

3、》的诗歌进行学习后,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诗歌鉴赏方法。3、培养学生对词的认知水平与欣赏水平有待提高。根据以上本班学情和教材分析,同时结合《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语文修养;要求课堂上“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坚持以“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理念。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三、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诵读、想象等方法来鉴赏名句从而体会黍离之悲。(2)理解本词对比、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用典等表达技巧(3)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忧国伤时、抚

4、今追昔的哀思。围绕上述教学目标,我将本课教学重难点设计如下:教学重点:通过鉴赏理解黍离之悲。教学难点:通过对名句的赏析掌握本词的表达技巧。四、说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1、情境法——激发兴趣由于学生对扬州这一历史名城普遍缺乏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课堂上,有必要回顾相关的古诗(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展示一定的扬州城的图片,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另一方面,从南宋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来了解词中扬州城饱经战火、满目疮痍的原由。2、引导法——设问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若干个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自主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领悟在作品的艺术魅力。比如,在分析词中所写今日之

5、扬州时,教师设置了四个问题。(二)说学法诗歌鉴赏题是教学中的难点,往往是以看不懂为理由,马虎作答,草草了事,严重缺乏独立理解分析能力,基于这种情况,在学法上,我贯彻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1、诵读法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词作情感,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2、自主探究法和讨论法相结合。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介绍扬州,并结合图片与前人的诗让学生感受扬州,然后设置问题:三百年后,当姜夔来到扬州,扬州城是否一如从前?如果不是,那么,他清楚地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由此想到了什么,产生了怎样的感慨。这便

6、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新课的学习,自然而然地思考其昔盛今衰的原因,这样整体把握课文就不难了。(二)知人论世1、作者——多媒体展示,做到知人论世。2、词序——学生课前预习自主了解大概词意,然后教师设置问题(词作时间,眼前实景,作者感慨,他人评价),学生用序中原话回答,这便让学生有了初步了解。(三)诵读吟咏——把握主体感情基调读,贯穿诗词学习始末。学生自由朗读、范读、齐读等相结合。让学生初步体会本词感伤悲凉的感情基调,并进一步指导学生把握该词的朗读节奏。(四)整体把握1、扬州这座繁华之城在词人眼中是怎样的?(用一个词概括)体现在哪?(找出相关词句)2、下阕中哪个字最

7、能表现作者的情感?3、从上阕中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的词,概括昔日扬州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词句写到昔日的扬州?这些词句写出了昔日扬州怎样的特点?4、造成昔盛今衰情形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对这四个问题的把握理解诗歌内容及写作手法。今昔对比虚实相生,这是本词的写作特点。(五)词句赏析——表达技巧(教学重点)通过教师的示例赏析来鉴赏其他词句,在自由鉴赏中掌握鉴赏方法及其他的写作技巧,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对黍离之悲的理解。(六)拓展阅读(作业)把本词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比较阅读,从内容、感情、风格、手法四个方面进行比较。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感受豪放

8、派与婉约派诗歌的不同风格,感受南宋词的“极其变”。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