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24163
大小: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发展古文献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发展古文献学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在这个丰富的文化遗产宝库中,作为古代文化特别是思想文化载体的文献典籍占据着重要位置,其数量之多、流传Z久世所罕见。我国不仅有丰富的古代文献典籍,还有整理、研究、利用这些文献典籍的悠久历史,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总结出有益的理论和方法,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古文献学。古文献学对丁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的保存和流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否继承和发展中国古文献学,是关系我国丰富的古代文献典籍存亡的大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古文献学理论和方法,古代文献典籍将会面临两种后果:或者任其错乱、散佚,日渐消亡;或者
2、乱加整理、妄加窜改,歪曲历史、贻误后人。这两种后果都将使古代文献典籍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不利的。不久前,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发展占文献学、加强我国占代文献典籍整理编纂出版工作是重要基础。古文献学涉及古文献的搜集、古文献学是关于古文献阅读、整理、研究和利用的学问。古文献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古文献学是个交叉、兼综的学科。古文献就形式而言,包括语言文字和版本形态,涉及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学和古籍版本、目录、校勘、辑佚、辨伪、编纂学等。就内容而言,分具体和
3、抽象两个方面,具体方面包括人物、史实、年代、名物、典制、天文、地理、历算、乐律等,涉及自然和社会、时间和空间诸多方面的考实;抽象方面主要指思想内容,需要结合语言文字和具体内容由浅入深地剖析探求。按学术性质来分,古文献学又分为考据之学和义理之学。有关形式方面的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勘、辑佚、辨伪诸学以及有关内容的考实之学均属考据之学;有关思想内容的剖析探求属于义理之学。从古文献利用的角度分析,古文献学涉及古文献的搜集、甄辨和对内容的准确理解两个方而。搜集、甄辨与冃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有关。占籍目录是考察文献和治学的门径。由于我国传统目录具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特
4、点和优良传统,其在读书、治学、传承文化方面的指导作用尤为突出。版木学涉及文献版本的鉴定和流传源流的考察,读书、治学、传承文化应依据可靠的善本。校勘是借助有关理论和知识,运用相关文献比对、综合考订的方法,以极其审慎的态度校正古文献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错课,包括字句的讹误、篇章的错乱等,以期恢复文本的正确面貌。校勘的意义十分重大,它是取得正确文本的重要手段,是读书、治学、传承文化存真求是的先决条件。辨伪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辨伪仅指关于书籍本身包括名称、作者、年代等方面真伪的考辨;广义辨伪除此之外,还包括书籍内容真伪的考辨。辨伪是一项鉴别史料的基础工作,也是读书、治学、传承文化考信
5、求真所必需。辑佚是从传世的有关文献中钩稽、辑录已经散佚的整部古书或现存古书屮遗失的内容,具有拾遗补缺的作用。对古文献内容的准确理解,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对古文献的语文解读,二是对占文献的内容考实,三是对占文献的义理辨析。古文献的语文解读在古文献学中居于基础地位。古文献是用文字记载的以书面形式存在的文本,也就是说古文献是以书面语言为载体的。因此,要了解古文献的内容,必须从弄懂语言文字入手。语文解读包括认字、读音和释义,涉及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中国古文献学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以小学为中心。所谓传统小学,狭义指文字学,广义则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中国古籍目录,从汉代到清代,小学
6、类书籍一直附属于经部,作为通经的工具书。古文献的内容考实是指对古文献具体内容的各个方面如人物、史实、年代、名物、典制、天文、地理、历算、乐律等的实事求是的考证,直接关系到对古文献内容的准确理解。义理辨析是古文献解释的灵魂。义理与文义有别,文义是文献语言的字面意思,这属于语文解读所要解决的问题;义理则指文献语言所表达的思想,这是义理辨析所要解决的问题。义理辨析是对古文献内容理解的最后一个环节:即在语文解读和内容考实的基础上,对古文献的内在意义进行准确的理解和诠释。只有完成义理辨析这一环节,才算得上对古文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完全理解。运用古文献学阅读、整理.研究和利用古文献传承中华
7、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的思想文化,离不开对其载体一一古文献的准确把握和理解;而对古文献的准确把握和理解,又必须凭借古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可见,古文献学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耍的意义。为了更加深入认识这种重要意义,我们不妨举两个具体例子。例一,利用敦煌写本校正《高适集》传世诸本的错误。高适是唐代著名诗人。《高适集》传世诸刻本及清影宋抄本有《登百丈峰二首》,此诗敦煌残卷伯3862题作“武威作二首”,按以敦煌写本为是。第一首首句,传世诸刻本及清影宋抄本均作“朝登百丈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