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曲霉的分离筛选

黑曲霉的分离筛选

ID:46620820

大小:55.1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黑曲霉的分离筛选 _第1页
黑曲霉的分离筛选 _第2页
黑曲霉的分离筛选 _第3页
黑曲霉的分离筛选 _第4页
资源描述:

《黑曲霉的分离筛选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黑曲霉的分离筛选一、实验简介黑曲霉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黑曲霉的最适温度为37℃,黑曲霉对营养要求较低,只要培养基中含有碳源、氮源及磷、钾、镁、硫等元素即能生长良好,实验中采用察氏培养基进行培养。黑曲霉的菌落蔓延迅速,但生长稍局限,菌丝初为白色,后变成鲜黄色直至黑色厚绒状,背面无色或中央略带黄褐色。顶部形成球形顶囊,其上全面覆盖一层梗基和一层小梗,小梗双层褐色,梗基较短,上长有成串褐黑色的球状分生孢子。孢子直径2.5~4.0μm。分生孢子头球状,直径700~800μm,褐黑色。黑曲霉的个体形态和菌落形态都比较特殊,容

2、易分辨,可利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法,得到单菌落,并结合显微镜检测,多步鉴定、纯化,得到的纯的菌种。二、实验试剂与材料1、材料:黑曲霉2、溶液和试剂:PDA液体与固体培养基、1mol/L氢氧化钠溶液、1mol/L氯化氢溶液、75%乙醇3、器材和其他用品:三角瓶、试管、搪瓷杯、无菌培养皿(6组)、接种环、酒精灯、高压蒸汽灭菌锅、试管架、恒温培养箱、牛皮纸(报纸)、pH试纸、移液枪枪头(100ul、1ml各5个)、无菌水(蓝瓶子装100ml,两瓶,灭菌)三、实验步骤和过程(一)培养基的准备1、PDA培养基的制备:按照PDA的配方,称量40.1g

3、样品于大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1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测试PH值(待培养基稍冷却后,用精密pH试纸测量培养基的原始pH,若偏酸,用1mol/LNaOH边滴加边搅拌,使之达到(6.0±0.2)。若偏碱,则用1mol/LHCl调节。)2、分装:用分装装置将培养基装入试管,高度为试管总长的1/5-1/4,共x支。余下培养基转入锥形瓶中,培养基的量为三角瓶容量的1/3-1/2。3、加塞、包扎、标记:试管加胶塞(封口膜将接口处封紧),一捆包扎好,用玻璃杯装着以固定试管;三角瓶用保鲜膜蓬松的塞住瓶口,并用报纸和线绳包扎好瓶口处。4、灭菌:121℃,

4、20min高压蒸汽灭菌。5、斜面培养基制作:待已灭菌的试管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将试管口端搁置在有合适高度的器具上,使培养基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一半为宜。6、无菌检查:灭菌培养基放入37℃培养箱中一天,若无细菌污染则说明灭菌彻底。7、培养基放置于冰箱4℃保存备用。(二)黑曲霉菌激活用接种环从黑曲霉保存斜面培养基,接种于小试管斜面中培养(2支)。然后放37℃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三)黑曲霉菌拓培用接种环从黑曲霉小试管斜面培养基,接种于锥形瓶PDA液体锥形瓶培养基中,然后37℃浴摇床培养2天(在液体培养基中是没办法观察其生长的状况的)(

5、四)稀释菌液:用无菌移液枪吸取分别100ul和200ul菌液到100ml的无菌水中稀释,摇床摇动30min.(五)涂布平板:先将培养基熔化后趁热倒入无菌平板中,待凝固后编号,然后用无菌吸管吸取0.1ml菌液对号接种在平板上(每个编号设两个重复)。再用无菌刮铲将菌液在平板上涂抹均匀,每个稀释度用一个灭菌刮铲,更换稀释度时需将刮铲灼烧灭菌。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涂抹时,也可以不更换刮铲。将涂抹好的平板平放于桌上20—30min,使菌液渗透入培养基内,然后将平板倒转,37℃保温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六)平板划线:先将培养基熔化后趁热倒入无菌平板中,

6、待凝固后编号。左手拿培养皿,右手拿接种环,分别蘸取经过稀释后的菌液,左手抿开培养皿,进行划线造作。(线条尽可能多,但不许交叉,平行划线,规律分布)划线完毕后,盖上培养皿盖,20—30min,使菌液渗透入培养基内,然后将平板倒转,37℃保温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