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桩侧与桩端阻力的试验研究

人工挖孔桩桩侧与桩端阻力的试验研究

ID:46609549

大小:646.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人工挖孔桩桩侧与桩端阻力的试验研究_第1页
人工挖孔桩桩侧与桩端阻力的试验研究_第2页
人工挖孔桩桩侧与桩端阻力的试验研究_第3页
人工挖孔桩桩侧与桩端阻力的试验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桩桩侧与桩端阻力的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CMYK工程试验与研究人工挖孔桩桩侧与桩端阻力的试验研究徐荔(厦门市宏业工程建设技术有限公司)摘要:人工挖孔桩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桩基础形式,具有造价低、工艺简单、质量控制容易、承载力较高等优点。人工挖孔桩端承桩为主,桩端持力层通常为强风化、中风化和微风化基岩。在计算桩的竖向承载力时,一般不考虑桩侧阻力的作用,桩侧阻力是否参与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影响到人工挖孔桩的经济性,有时甚至决定采用挖孔桩方案的可行性。本文介绍厦门某高层商住大楼人工挖孔桩的静载试验结果,分析了孔桩竖向承载力的试验值与设计计算值之间的差异,得出本地区强风化花岗岩土层的实际承载能力比规范法设计计算的设计值要大

2、。关键词:人工挖孔桩;桩侧阻力;桩端阻力1前言⑺强风化花岗岩⑤:分布较普遍,但层厚变化较大,以风化程度分为:桩基选型及设计是否合理对结构的安全及整个工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⑤1,层厚0.50~23.80m,极限程的造价具有很大的影响。大直径人工挖孔桩一般以端侧阻力标准值为90kP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3500kPa;承为主,但当基岩埋藏较深时,摩擦力将发挥很大的作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⑤2,厚度0.50~21.20m,极限用,本文通过对某工程两根试桩静载试验的结果分析,侧阻力标准值为110kP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介绍了大直径人工挖孔桩承载力以摩擦力为主的工程8000kPa。实例。

3、⑻中微风化花岗岩⑥:最大揭露厚度为9.10m,岩2工程简介石坚硬程度属较硬~坚硬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某工程位于厦门市厦禾路与后埭溪路交叉口的西12000kPa。2北侧,主体为21层,总建筑面积为47532.00m,设地下4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室1层,框剪结构,高87m,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根据场地岩土工程特征及建筑物上部结构荷载特3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点,选用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⑤1层的下部作为人工挖根据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孔桩桩端持力层,并设计为端承桩。为了确定单桩竖向报告,拟建场地土层情况自上而下为:抗压极限承载力,在桩基施工前,建设单位委托我司

4、对⑴杂填土①:稍湿,松散状,厚度为1.60~2.70m,两根设计试桩进行了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并要求提供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20kPa。身的分层侧阻力及端阻力。⑵泥质中粗砂②:松散~稍密,饱和,厚度为5主要土层以往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0.50~2.70m,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40kPa。⑶淤泥质粘土②-1:流塑~软塑,饱和,土质不均,情况厚度为0.50~3.80m,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20kPa。对厦门市近年30余个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提⑷砂质粘土③:以可塑~硬塑为主,局部为坚硬,稍供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进行分析,得到与试桩场地同样湿~很湿,厚度为0.60~8.00m,极限侧阻力

5、标准值为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得出同勘察报告提供的结60kPa。果对比,本工程所提指标基本上是统计结果的中位值,⑸泥质粗砂③-1:稍密~中密,饱和,分布不连续,属于正常情况,多年来,设计人员基本上也是在这范围厚度为0.60~7.00m,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55kPa。内取值进行设计的。⑹残积砾质粘性土④:很湿~饱和,硬塑~坚硬,厚5.1传感器埋设与测试度2.10~17.00m,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70kPa。根据试桩场地土层情况,我们在两根试桩中分别分CMYK工程试验与研究7个层面埋设钢筋应力计,将钢筋应力计实测频率通过装在桩底沉降杆上的1个大量程百分表测读。率定系数换算成

6、钢筋压力,再计算成与钢筋应力计断面6试验结果处的混凝土应变相等的钢筋应变量,桩身弹性模量按标受施工场地周边建筑及水电线路的影响,本次试验定断面处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确定。对于端阻力,由埋未能做到破坏。设在离桩端0.50m位置的钢筋应力计测得。本次试验每####⑴1、2桩的最大荷载分别按7000kN和7700kN进根桩实际埋设钢筋应力计14个,但1桩有3个、2桩行,每级荷载增量均为700kN。试验进展顺利,未出现异有2个钢筋应力计在埋入桩中后相继失效,由于失效的常现象,试桩在最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小于40mm,且应力计不集中在一个层面,所以不会影响整个试验的测沉降无明显增大现象

7、。试结果,两根试验桩钢筋应力计的埋设位置见图1。两根试桩的试验结果与Q-s曲线分别见表1及图2。表1静载试验结果最大相应桩顶相应桩底极限桩端阻力桩号加载值沉降沉降承载力(kN)(kN)(mm)(mm)(kN)1#700019.6411.322700>70002#770016.369.72400>7700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试桩桩顶和桩底的Q-s曲线形态很相似,加载时曲线基本呈线性状,回弹后残余变形很小,均处在弹性工作阶段,远未达到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试桩1⑵本场地主要土层极限侧阻力标准取值:砂质粘土,qsu=23~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