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青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育青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ID:46594389

大小:1.19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6

育青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育青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育青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育青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育青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育青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育青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分四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便笺悭吝愆期阡陌交通B.荫庇辟谣裨益刚愎自用C.拮据诘问桔梗佶屈聱牙D.栉比对峙雉鸡卷帙浩繁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w.w.w.k.s.5u.c.o.mA.夕阳映照下的江水波光粼粼,宛如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挂在大桥颀长的脖子上,让人流恋忘返。B.尽管此文个别词句仍有锤炼余地,但瑕不掩瑜,作者在文中表现出不俗文才仍搏得了人们的青睐。C.管理部门人手匮乏导致执法时捉襟见肘,使不法分子有机

2、可乘,铤而走险,盗猎行为已呈蔓延之势。D.在灿若星辰的作家中,我尤其尊崇鲁迅先生,因为他的作品针贬时弊,振聋发聩,唤醒了麻木的灵魂。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沪指连续七周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B.泰国的“大象画家”彼得为它的大象伙伴画的肖像画惟妙惟肖,色彩缤纷,游客们都觉得不可理喻,惊得目瞪口呆。C.年逾花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谈起《论语》来如数家珍,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让在场嘉宾不禁暗暗称道。D.作为央视数一数二的花旦主持人,她以“央视工资低”为由毅然抽身,竟使自己在央视的前程戛然而止。

3、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面对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使出重拳,采取强力措施拯救危机,但能否奏效,还很值得怀疑。B.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对严重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学校食堂要及时进行整改,坚决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C.清华大学在江苏招生的负责人说,江苏教育部门虽然对2009年等级要求还没有明确表态,但从目前清华大学招办反馈的信息看,学校认为2008年“AA+”这一等级要求比较合理。D.我相信我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一切,我甚至敢于深入到悲剧的核心,在纯粹的荒谬之中停留,但我的生活并不会因此出现奇迹般的变化。5.先剔除一个与段意关系不够密切的句子,再把剩余的

4、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①特别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如果对领导干部运用权力不加制约,就会使一些意志溥弱者滥用手中的权力。②只有强化对权力的制约,才能防止权力腐败,保证领导干部正确使用权力。③权力制约,就是权力所有者运用各种有效途径,对权力行使者所形成的特定的限制与约束。④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重点是对其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⑤由于权力是一种支配、控制和管理的力量,具有强制和不对等性,当其不受限制地被运用时,必然出现无限扩张的异化倾向。⑥制约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一种有规则的、透明的、双向的约束方式。(只填序号)6

5、.下面是两副春联的上联,请任选一副对出下联。要求:字数相等,结构大致相同。(4分)①(上联)普天同庆,一片红霞迎旭日(下联)②(上联)南疆雨北国风风调雨顺(下联)7.读下面的漫画《树:这并不是胜利!》,完成下面的两道小题。(共5分)(1)用不超过60字的文字,简要介绍漫画内容。(3分)(2)结合漫画的标题,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不超过20字(2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小题。(12分)再倡中国传统评点方法中国传统评点方法体现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审美兴趣和方法。中国文学具有鲜明的重写意的特点。

6、按照将艺术分为表现和再现两大类型的分类方法,中国文学主要倾向于表现,表现作家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为了这种表达,常常将现实表象的常态拆碎,按照表达的需要重组。因而主张形神兼备以神为要,主张虚实结合而尤尚空灵,以精练求深广,于一瞬求永恒,努力创造言有尽而意无穷乃至“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这样的文学作品,作家是“积数十年之力,仅得其好者以示人。而我乃欲一览而尽,可乎?”当然不可。“涵泳工夫兴味长”,需要“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获取“一部之旨趣,一回之警策,一句一字之精神”。评点当细读细研作品,自然就比较易于达到“深观其意”的要求。中国文学重写意的特点,不仅表现在创作上,同时

7、还体现在古代的文学批评甚至文学理论上。理论上的“气”“风骨”“韵味”“神”之类概念,颇为多义,不便于诠释,因而需要意会;批评时所谓“隽永”“清丽”“雄浑”“沉郁”之类的判语,微妙而近玄虚,也需要意会。意会之后的表达,常采取拟象取譬之法,从具象到具象,所以,理解时还是不能不靠意会。因此,中国古代文论中到处可以看见意会而来的观点,文学批评中更是到处碰到批评家感受式的文字,理论和批评大体是由鉴赏始,以鉴赏终,鉴赏贯穿全过程。传统评点方法于作品中逐字逐句逐段逐回鉴赏,鉴赏中提出法则,鉴赏中阐释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