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记忆口诀和汇总3

环评记忆口诀和汇总3

ID:46586096

大小:1.09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25

环评记忆口诀和汇总3_第1页
环评记忆口诀和汇总3_第2页
环评记忆口诀和汇总3_第3页
环评记忆口诀和汇总3_第4页
环评记忆口诀和汇总3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评记忆口诀和汇总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环评技术方法——第三章之海洋生态调查A海洋生物群落a微生物、叶绿素a、游泳动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污1)海洋生结构要素调查损生物调查;b浮游植物调查;c浮游动物调查;物要素调B海洋生态系统查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细菌生产力功能要素调查A海洋水文要素深度、水温、盐度、水位和海流;温跃层和盐跃层;调查记录海面状况,收集入海河流经流量和输沙量数据;B海洋气象要素调查日照时数、气温、风速、风向、天气状况C海洋光学要素调查a海面照度、水下向下辐照度;b真光层深度;c透明度调查;2)海洋环总磷、总氮、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活性磷酸盐、活性硅境要素调酸盐、溶解氧、PH;化学耗氧量;重金属(总汞、

2、总铬、铜、D海水化学要素查铅、镉、砷)、有机污染物(硫化物、氰化物、有机氯农药、调查挥发酚类)和油类;悬浮颗粒物(SPM)、颗粒有机物(POM)、颗粒有机碳(POC)、颗粒氮(PN);E海洋底质要素底质类型、粒度、有机碳。总磷。总氮、PH和Eh;硫化物、调查有机氯、油类、重金属(总汞、总铬、铜、铅、镉、砷、硒、);(1)养殖海区坐标、面积,养殖的种类、密度、数量、方式;收集海洋A海水养殖生产养殖海区多年的养殖数据,包括养殖时间、种类、密度、数量、生态要素调查单位产量、总产量、养殖从业人口等,并制作养殖空间分布图。要素现场调查和查访捕捞作业情况,进行渔获物拍照和统计,并收调查B海洋捕捞生产

3、集该海区多年的捕捞生产数据,包括捕捞生产海区坐标、面积,要素调查捕捞的种类、方式、时间、产量,渔船数量(马力),网具规格,捕捞从业人口等,并制作捕捞生产空间分布图。调查和收集多年的排污数据,包括排污口、污染源分布,主要C入海污染要素3)人类活污染物种类、成分、浓度、入海数量、排污方式等,并制作排调查海动要素调污口和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图洋查收集多年的油田生产和污染数据,包括石油平台位置、坐标、生D海上油田生产数量、产量、输油方式、污水排放量、油水比、溢油事故发生态要素调查时间、溢油量、污染面积、持续时间、受污染生物种类和数量、调使用消油剂种类和使用量等,并制作石油污染源分布图。查存在建港、填

4、海、挖沙、疏浚、倾废、围垦、运动(游泳、帆船、滑水等)、旅游、航运、管线铺设等情况,影响较大时:E其他人类活动调查这些人类活动情况,调查要素包括位置、数量、规模、建要素调查设和营运情况,对周围海域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时间等,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程度等。1)海洋生生物量评价;优势种评价;指示种评价;关键种评价;物种多A单元法分析物群落结样性评价;群落均匀度评价;群落演变评价;构分析与分析方法:等级聚类(Cluster)、非度量多维标度(MDS)、主B多变量分析评价分量分析(PCA)、A初级生产功能采用初级生产力评价,单位:mg/(m3·d)或g/(m2·d)均评价以碳计

5、,绘制初级生产力功能的空间分布图,评价其趋势变化2)海洋生B新生产功能评采用新生产力评价,单位:mg/(m3·d)或g/(m2·d)均以态系统功价碳计,绘制新生产力功能的空间分布图,评价其趋势变化能评价(2)C细菌生产功能采用细菌生产力评价,单位:mg/(m3·d)或g/(m2·d)均海洋评价以碳计,绘制细菌生产力功能的空间分布图,评价其趋势变化生态A富营养化压力采用海水营养指数。①总磷、总氮、叶绿素a、化学耗氧量,评价评价营养指数>4;②溶解无机氮和磷、化学耗氧量,营养指数>1;①氮污染压力评价;②磷污染压力评价;③油污染压力评价;B污染压力评价④COD污染压力评价;确定高污染压力海区

6、,分析污染压力的3)海洋生变化趋势。态压力评采用养殖压力指数法评价.单位时间为年和月,确定高养殖压价C养殖压力评价力的海区,分析养殖压力的变化趋势。Ⅰ类捕捞压力指数法评价:定义-在高营养阶层,捕捞直接减D捕捞压力评价少渔业生物的现存量。Ⅱ类捕捞压力指数法评价:定义-在低营养阶层,捕捞加速浮游生态系统中颗粒有机物质的输出。群落演变评价——演变速率指标E(0~1之间)E=0E=10<E<1两个群落结构完全相同,没有发生两个群落结构完全不同,没有共同两个群落的结构发生部分改变演变种,发生完全演变生态系统等级划分——奥德姆Ⅰ类最低荒漠和深海通常为0.1g/(m2·d)或少于0.5g/(m2·d)

7、山地森林、热带稀树草原、某些农耕、半干Ⅱ类较低平均生产力为0.5~3.0g/(m2·d)旱草原、深湖和大陆架Ⅲ类较高热带雨林、农耕地和浅湖平均生产力为3~10g/(m2·d)少数特殊的生态系统(农业高产田、河漫滩、生产力为10~20g/(m2·d),最高可达Ⅳ类最高三角洲、珊瑚礁、红树林)25g/(m2·d)生物量实测——样地调查收割法植物样方调查——样地样地面积:草本群落100m2样地面积:草本1m2疏林及灌木林500m2灌木林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