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583661
大小:81.2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5
《安徽省经济林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3年2月华东森林经理Feb.2003第17卷第1期EastchinaForestManagementVo1.17No.1安徽省经济林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施建荣(安徽省林业勘测设计院合肥230001)摘要:多效的经济林建设适合安徽省省情,并已成为发展安徽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安徽省经济林建设应以生产基地为主要形式,以加工企业为行业龙头,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推动战略,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关键词:经济林产业化商品化基地标准化生产中图分类号:S76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7743(2003)01-0006-03经济林是安徽省森林资
2、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济支柱。在国家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森之一,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林分类经营、实现森林的非木质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经济林产业在全省林业建设及农民增收的今天,经济林产业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下,担当着重要角色。经济林同时还具有保持水土、如何抓住机遇,推进全省经济林产业跨越式发保护生态环境等功能,成为全省林业生态环境展,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3多效的经济林产业建设适合安徽省情1安徽省经济林产业现状及建设环境经济林的种类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1.1安徽省经济林
3、生产现状业。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林,可提高土地资源安徽省地跨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利用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也为大三个气候带,地形起伏多变,生态环境品质优量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了足够的就业机会。相对良。立地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安徽省是多树种而言,经济林建设见效快,经营形式多样,既的适生区,全省经济林树种达百余种之多,栽可零星栽植,也可规模发展,适合安徽省山多培历史悠久。南方的茶叶、雷笋、香榧,北方地少、劳动力充裕的特点。大多数经济林投入的板栗、梨、苹果等,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风险小,收益比较持续稳定。经济林产业发展品种如香椿、木瓜、山核桃等均有相
4、当规模的可以带动运输业、加工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2栽植。2001年全省经济林面积66.13万hm,繁荣地方经济。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19.9%,各种经济林产品1.4省经济林产业建设的社会环境121.9万吨,产值51.6亿元,经济林已成为推动经济林建设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安徽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参与程度高,并获得了长足发展,1.2发展经济林产业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1996--1999年全省共营造经济林18.73万hm,2经济林提供了人们所需的各种食品、油料平均每年4万多hm。全省已涌现了一批经济和药材,提供了国民经济建设所必需
5、的多种原林产值超亿元的生产先进县。在皖南山区和皖料,并已成为一些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经西大别山区,经济林生产是当地农民收入的重收稿日期:2002-10-166要经济来源,也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大力的商品率和有效供给能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发展经济林已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各级政府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的。主要内容是:的高度重视,3.1实施品种改良战略、组建专业化经济林商品生产基地2安徽省在经济林产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设专业化经济林商品生产基地要依托市(1)缺少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品牌产场,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要选好基品,缺乏有规模上档次
6、的优质经济林商品生产地,实施品种改良,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基地,难以形成规模化大批量的商品化生产。品种,在生态环境优先的前提下组织专业化生当今经济林产品已进入以品质求生存、靠品牌产。优良经济林品种只有在适宜的生态环境条占领市场的新阶段,结构性过剩已成为全省经件下,其优良性状才能充分体现。安徽省多样济林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受资源化的立地类型,为建设不同的高效经济林产品和市场需求双重约束,直接影响了产品销售和基地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农民经济收益的提高,影响了经济林产业的健经济林名特优品种具有区域性和时限性两康发展。大特点,生产周期从投产栽培
7、到获得收益通常(2)经济林生产形式以农户分散经营为要经过4-6年。经济林基地建设的首要条件是主,良种化程度低,缺乏经济林高品质栽培的当地政府支持,同时要充分考虑环境特点、农配套技术,单产和产品品质不高,定向栽培品民意愿及生产习惯等,还要考虑相对集中连片,种分工不明确。在现有经济林中,低效益的大做好规划设计,按照项目进行管理。路货品种比重较大,名特优和错季品种比重较基地建设是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完成经小,无法应对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济林产品的商品化大批量生产。由农户承担生产(3)社会化服务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优质经营,有关部门统筹指挥,统一栽培技术要求,
8、种苗的供应跟不上生产需求。执行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推广适用的高品质栽(4)缺乏规模大、效益好、牵动力强的加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