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ID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_以常德市为例_吴震中

基于LID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_以常德市为例_吴震中

ID:46583345

大小:877.8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5

基于LID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_以常德市为例_吴震中_第1页
基于LID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_以常德市为例_吴震中_第2页
基于LID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_以常德市为例_吴震中_第3页
基于LID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_以常德市为例_吴震中_第4页
基于LID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_以常德市为例_吴震中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LID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_以常德市为例_吴震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LID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以常德市为例吴震中(湖南省常德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南常德415000)【摘要】LID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种重要技术措施,也是解决城市水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依据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中部分工程实践经验,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以基于LID理念的水生态修复技术措施为重点,分析和评估LID技术在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探讨支撑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方法,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方法和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水生态修复常德市1、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一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1]城市人

2、口不断增加,截至2013年底,我国城市化率已经提高到53.7%,同时,在城镇化过程中也普遍存在开发强度高、硬质铺装多等问题,导致城市下垫面过度硬化,改变了城市原有自然属性,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常德市为例,城市开发建设前,在原有自然地形地貌的下垫面条件下,60%~70%的降雨可以通过自然渗透进入包气带,涵养水源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只有30%~40%的雨水形成径流外排;而城市开发建成后,下垫面的硬化导致70%~80%的降雨直接形成径流,仅有20%~30%的雨水能够入渗到地下,下垫面涵养水源的功能急剧减弱,对城区的生态环境平衡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甚至出现了生态退化[2]现象。城市开发建

3、设破坏了自然的“海绵体”,导致“逢大雨必涝,雨后即转旱”,同时也带来了水环境污染、水安全缺乏保障和水文化消弥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城市内涝、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退化问题,2004年,常德市政府与德国汉诺威市政府、德国汉诺威水协、荷兰乌特勒支市政府、湖南省原建设厅携手合作,向欧盟申请了《解决亚洲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常德市城区及穿紫河污水治理个案分析》项目,并于2005年获得欧盟批准;2008年再次合作,共同编制了《水城常德——常德市江北区水敏性城市发展和可持续性水资源利用整体规划》。以此为指导,常德先后聘请德国汉诺威水协、中规院等国内外顶尖规划设计单位,高标准编制了城市给水、排水、防洪

4、、水资源利用、绿化、道路等10多个专业规划,和北部新城、江北、江南、穿紫河、护城河等片区水系和雨水综合利用规划。自2009年以来,常德市城区启动了110多个涉及水系治理、防洪、排水、供水、污水处理、绿地、绿色建筑等项目,预计总投资250亿元。2014年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全国有130多个城市参加竞争。经过严格筛选,有34个城市进入初选名单。2015年3月24日,三部门初审确定22个城市派代表到北京参加竞争性答辩会,最终常德市等作者简介:吴震中(1981~),男,湖南安乡人,学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资源规划与水环境治理。16座

5、城市进入“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2015年12月,为确保顺利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协调各部门统一开展工作,常德市编制了《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作为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性文件。在常德市海绵城市2总体规划中,其试点建设区为常德市江北城区的核心位置,试点面积为36.1km,其中老城222区为6.6km,新城区为25.8km,拟建区为3.7km。试点区域范围内,主要建设项目有海绵小区、海绵绿地公园、海绵道路广场、水系生态治理、城市排水设施和海绵体监测系统6大类,分3年(2015—2017年)逐步建成。通过海绵城市的项目建设,因地制宜组合渗、蓄

6、、滞、净、用、排等多种技术措施,控制径流总量、提高城市排涝标准,减少面源污染,改善城市水体环境,提高雨洪资源化利用效率,整合新老城区均衡发展,创新海绵城市开发建设的新模式。2、LID的理念解析2.1LID概念LID即低影响开发,最早于1990年在美国马里兰州由环境资源部提出,用于替换传统的BMPS(BestManagementPractices)理念,是一种创新的雨洪管理方法。LID强调对基址自然水文环境的保护和利用,通过渗透/蒸发/过滤/截留/储存等手段,实现开发后基址水[3]文特征与开发前的最大程度的还原(图2-1)。LID理念的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

7、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从水文循环角度,要维持径流总量不变,就要采取渗透、储存等方式,实现开发后一定量的径流量不外排;要维持峰值流量不变,就要采取渗透、储存、调节等措施削减峰值、延缓峰值时间。发达国家人口少,一般土地开发强度较低,绿化率较高,在场地源头有充足空间来消纳场地开发后径流的增量(总量和峰值)。我国大多数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普遍较大,仅在场地采用分散式源头削减措施,难以实现开发前后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等维持基本不变,所以还必须借助于中途、末端等[4]综合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