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_海绵城市_建设

基于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_海绵城市_建设

ID:46583215

大小:2.00 M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5

基于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_海绵城市_建设_第1页
基于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_海绵城市_建设_第2页
基于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_海绵城市_建设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于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_海绵城市_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特别关注建设海绵城市TheSpecialFocus基于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张书函(二)“海绵城市”的内涵海绵本身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特性,即水分特性和和力学特性。海绵的水分特性表现为吸水、持水、释水,力学特性表现为压缩、回弹、恢复。因此可从海绵自身的水分和力学特性方面理解“海绵城市”的含义。结合习总书记的要求和国外的有关研究,我们认为“海绵城市”应当有三个方面含义: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城市建设能够顺应自然,通过构建建筑屋面—绿地—硬化地面—雨水管渠—城市河道五位一体的水源涵养型城市下垫面,使城市内的降雨更够被积存、净化、回用或入渗补给地下;从防洪减灾的角度

2、,要求城市能够与雨洪和谐共存,通过预防、预警、应急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洪涝风险、减小灾害损失,能够安全度过洪涝期并快速恢复生产和生活;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要求城市建设和发展能够与自然相协调。也就是说“海绵城市”应当能够很好地应对重现期从小到大的各种降雨,使其不发生洪涝2014年2月11日发布的《住房和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工作灾害同时又能合理地资源化利用雨洪水和维持良好的水文生态环要点》中提出“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境。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的要求。2014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二、应对城市雨水问题的理念与措施行)》

3、。尽管如此,关于“海绵城市”的内涵和如何建设“海绵城市”,目前社会各界尚未达成一致,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讨论和(一)典型的理念与措施研究。从前面分析可知,“海绵城市”的核心是应对城市雨水问题,包括城市缺水与雨水流失问题、暴雨洪涝灾害问题和雨水径一、“海绵城市”内涵探讨流污染问题等,这些都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国外应对城市雨水问题的相关概念和理念主要包括:美国的(一)国外类似的概念低影响开发(LowImpactDevelopment,LID)、最佳管理措施要研究“海绵城市”的内涵,首先看看国外是否有相类似的(BestManagementPractice,BMP)、绿色基础设施(Green概

4、念。调研发现,近些年国外研究较热的一个概念“Resilience”Infrastructure)及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reenStormwaterIn-与“海绵城市”有些相似。“Resilience”源自拉丁文Resilio,原frastructure,GSI);澳大利亚的水敏感城市(WaterSensitive意为“跳回”,可理解为“弹性、耐受性、恢复力”。1973年加UrbanDesign,WSUD);新西兰的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Low拿大生态学家Holling首次把“Resilience”的概念引入生态学领ImpactUrbanDesignandDevelopment,LIUDD);英

5、国的可持域,应用于水管理中的Resilience理念即来源于生态学。在生态续排水系统(SustainableUrbanDrainageSystem,SUDS);学中,Resilience和Resistance理念用于描述系统对干扰的响应,德国的雨水利用(Stormwaterharvesting)和雨洪管理(StormResistance指抵抗能力,即维持系统所有特性不发生改变的能力,watermanagement);日本的雨水贮存渗透等。尽管这些概念的Resilience指维持系统本质特性不发生不可逆变化的能力。在洪水名称不同,但所采取的具体工程措施大同小异,基本都包括:进风险管理中,Resi

6、stance为系统在无反应情况下抵抗洪涝干扰的行径流源头控制的透水铺装地面、雨水渗透池、雨水花园、绿色能力,即设防标准,resilience为系统应对洪涝及从洪涝中恢复的屋顶、植被浅沟等,过程控制的雨水滞蓄池、调洪池、雨水湿地能力。Resilience策略适宜处理不确定性,这与洪水发生规律相适等,以及雨水收集回用设施等。应。Resilience策略的措施将会改变特定区域的危险程度或脆弱程国内应对城市雨水问题相关的概念有“雨水利用”、“雨水度,它包括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DOI:10.16116/j.cnki.jskj.2015.01.00626城市篇控制与利用”、“雨洪利用”、“低影响开发

7、”、“内涝防治”等。这些概念虽然名称不同,但内涵基本相近,都是对城市降雨径流采取措施进行水量、峰值削减,采取的措施基本为“渗、蓄、用、滞、调、排”,包含了雨水的资源化利用、涝洪减灾防治、面源污染减控、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内涵,只是各个概念的侧重点依据个人的认识有所不同。这些概念都是与城市排水密切相关,其中的一些主要措施是在传统城市排水系统基础上的改进,如下凹式绿地、屋顶绿化、透水铺装地面等。就工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