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目的的实现_韩轶

刑罚目的的实现_韩轶

ID:46581927

大小:163.0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5

刑罚目的的实现_韩轶_第1页
刑罚目的的实现_韩轶_第2页
刑罚目的的实现_韩轶_第3页
刑罚目的的实现_韩轶_第4页
刑罚目的的实现_韩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罚目的的实现_韩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介绍与评论刑罚目的的实现韩轶内容提要:刑罚目的的实现是刑罚目的研究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实现刑罚目的是理论上提出刑罚目的的终极目标。追求刑罚目的的有效实现,必须明确刑罚目的实现的条件及方式,重视刑罚预防犯罪的整体效果。关键词:刑罚目的实现条件方式整体效果韩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刑罚目的的实现是刑罚目的研究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主体提出目的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在于实现所提出的目的。为此,主体在确立目的的过程中,就必须认真地考虑并在实践活动中切实地创造和使用能达到目的的手段,以便使目的成为现实的目的并通过手段得以实现。”〔1〕黑格尔在论述目的的实现与手段的关系时说:

2、“目的通过手段与客观性相结合,并且在客观性中与自身相结合,手段是推论的中项。目的为了它的实现,需要手段……”〔2〕在现实中,目的的提出似乎总是易于目的的实现。因为目的的提出只是主体对其实践所要达到的结果的预先设定,而目的的实现则不仅依赖于主体对实践活动的规律的认识及认识程度,而且还取决于对实现目的手段的选择即制定实现目的的计划和实现该计划的周密行动。对于刑罚目的的研究不应仅限于对刑罚目的概念的探讨和刑罚目的内容的认识,而是要谋求刑罚目的得到更好地实现。使刑法的价值理想通过刑罚目的的有效实现成为社会的现实,使人类在刑罚目的以及刑法的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刑

3、事法律活动中,无论刑罚的制定、刑罚的裁量,还是刑罚的执行,都应当充分考虑刑罚目的实现的需要。本文拟对刑罚目的实现的一些基本问题,主要是实现刑罚目的中的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问题予以探析。一刑罚目的实现的条件刑罚目的的实现,是指国家设定的通过刑罚的制定、适用和执行所希望达到的惩罚犯罪、预防犯罪和最大限度地保护法益的结果成为事实,使国家刑罚权得以实现、犯罪人受到应有的惩罚,犯罪率下降以及社会秩序良好和社会安全感增强等。刑罚目的实现的条件是指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活动中,影响刑罚目的实现的诸项因素。明确刑罚目的实现的条件,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实现刑罚目的。(一)刑罚公开刑罚公开是指

4、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刑事法律公诸于众以及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除有特殊情况需要秘〔1〕宋英辉:《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0页。〔2〕[德]黑格尔:《逻辑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33页。·116·刑罚目的的实现密进行以外,都应当向社会公开。刑罚公开包括立法与司法公开这两个相联系的方面。〔3〕立法公开是指关于犯罪与刑罚的规定公布于众,为公民提供犯罪与刑罚清单,以便遵守。国家通过制定公布刑法及其他各种刑事法规,对社会公众指出各种行为的客观的价值判断标准,以表明法律所代表的价值准则,给各种行为作出依其标准的评价。这种评价标准

5、的明示,对一般公民可以起到意思决定的作用。〔4〕我国刑法典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使立法公开成为现实。司法公开是指对犯罪人处刑与行刑的情况应为大众所知晓。司法公开的一个作用是为了便于人民群众对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进行监督,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宣传法制,培养人民大众的守法意识,强化人们的规范心理。贝卡利亚也曾强调刑罚的公开性,贝卡利亚认为:“审判应当公开,犯罪证据应当公开,以便使或许是社会惟一制约手段的舆论能够约束强力和欲望。”〔5〕(二)刑罚正义刑罚正义是指刑罚是正义的体现。对犯罪人适用和执行刑罚,通过公正惩罚犯罪表达社会正义观念,恢复社会秩序。“法律规范在一般情况下是立法

6、者根据正义的要求设计的,在排除了立法者有意制定出非正义的法律规范之可能的情况下,以及排除了立法者由于立法技术的失误导致非正义法律规范产生的情况下,法律规范是正义的体现。”〔6〕刑罚的正义性不仅是刑罚获取尊严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根据,而且是使其本身获得社会观念普遍接纳和认可的必要条件。刑法规范的创造和刑法规范的适用,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各种合法权益,从而促进社会进步和保障人类发展。这也正是国家刑罚权发动的正义性所在。正义的刑罚可以提高公民对于刑罚制度的社会信赖感,促使公众参与防止犯罪的积极性,从而间接的强化了刑罚防止犯罪的效果。正义的刑罚应该是必要的刑罚。必要的刑罚不仅取

7、决于刑之法定,也依赖于罪刑均衡。刑罚高低并不能仅为处罚而处罚,在刑事立法上,不能因某种犯罪的严重性,即动用重刑规范,而忽视刑事制裁的体系关系,否则将在该犯罪未能有效抗治之前,即先尝到价值倒置与混乱的恶果,而产生如现行法中,故意伤害(未致重伤)最高科处三年有期徒刑,而盗窃公私财物价值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却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形成人的生命价值不如财产价值的后果。在刑罚效应的显现上,首先需将法律所欲保护价值的轻重关系,分别定位,例如从个人法益出发,区分对生命、身体、自由、名誉、财产等价值、并依层次赋予保护必要之优先性,再次推及整体法益的价值,进而对于侵害行为

8、得以赋予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