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感觉与知觉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

ID:46575897

大小:1.08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11-25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_第1页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_第2页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_第3页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_第4页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感觉与知觉罗甜本章内容第一节感觉概述第二节视觉第三节听觉第四节知觉-感觉的整合第五节社会知觉第一节感觉概述一、感觉感觉是人们从外部世界,同时也可以从身体内部获取信息的第一步。感觉是人们的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它们转换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二、感觉的分类远距离感觉(视觉、听觉);近距离感觉(味觉、嗅觉和皮肤觉);内部感觉(饥、渴、胃痛)。三、感觉的生理机制第一步:收集信息。辅助组织,例如外耳的耳廓和眼睛的水晶体。第二部:转换。把进入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感受器。第三部:将感受器传出的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的传导,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并在复杂的神经网络的传递过程中

2、,对传入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四、感受性和感觉阈限1、感受性、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2、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高。其值需要多次重复测定去取平均值。3、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阈限表示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为了辨别一个刺激出现了差异,所需差异大小与该刺激本身的大小有关。——韦伯定律在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费希纳定律第二节视觉一、视觉刺激光是一种

3、被称作电磁辐射的能量。但作为人类视觉刺激的只是电磁辐射的一部分,称可见光,其波长在将近400-750毫微米之间。X光射线、紫外线低波;红外线、雷达射线高波等电磁辐射都是人眼看不见的。黑白视觉后像黑白闪烁点二、基本视觉现象1、视觉适应: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明适应和暗适应。(1)明适应又称光适应,是指在从暗处到明处,人眼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包含瞳孔缩小和视觉色素的漂白过程。(2)暗适应,是指在从明处到暗处,人眼的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包含瞳孔扩大和视觉色素还原的过程。2、色觉:在一定强度下,一种波长的光引起一种特定的颜色感觉。颜色感觉具有三种属性:色调、饱和度和亮

4、度。三、视觉的机制(一)眼睛1、眼睛的构造。角膜、虹膜、瞳孔、视网膜等。2、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棒体细胞和椎体细胞。明适应和暗适应。(二)色觉理论1、三原色说杨、黑尔姆兹提出的杨-黑理论。任何颜色都能由三种波长的纯光混合而产生。人具有三种不同形态的椎体细胞,它们分别对红、绿、蓝三种原色最敏感。以不同比例混合这三种原色,可以产生各种不同颜色。2、拮抗理论黑林提出的四色说。人眼对光反应的视觉基本单位是成对组织的,有红、绿、黄、蓝四种原色,加上黑与白共成三队,在光波影响下起作用。第三节听觉一、听觉刺激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它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人耳所能

5、接受的振动频率为20——20000赫兹。二、基本听觉现象1、声音的属性-称为感觉特性:音强(响度,分贝)音高(音调)音色。2、听觉的适应:时间短,恢复快,有选择性。3、听觉疲劳:声音较长时间连续作用,引起听觉感受性的显著降低。特点:恢复慢,可能产生音隙(小部分频率声音丧失听觉)、音岛(大部分声音)、失聪(完全丧失)。4、声音的混合强度相差大,只能感受强音强度一致,频率相差大混合音强度一致,频率相近拍音声音掩蔽三、听觉的机制:(一)听觉与耳人耳是听觉器官,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个组成部分。(二)听觉的理论1、位置学说又称行波学说,贝克西提出。听神经中每个神经细胞都对一个特定的频率最敏

6、感,因此通过听神经中不同神经细胞的激活,人就听到了不同音高的声音。但是不能解释低频声音。2、频率匹配学说不同频率的声音刺激基地膜,引起不同频率的神经细胞冲动并传至大脑。第四节知觉—感觉的整合一、知觉的一般概念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哪个更女性化黑白反转知觉的产生不仅需要具体的客观对象,还需要借助于过去经验或知识的帮助。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分类:1、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性,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等。2、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性,分

7、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社会知觉。二知觉的特性(一)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二)知觉的选择性。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知觉@(三)知觉的理解性。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要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下梯子(四)知觉的恒常性。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看同一件物品,它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与形状是不同的,但我们还把它看成同一个物品。大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