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多国模式

第四讲多国模式

ID:46571214

大小:3.36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11-25

第四讲多国模式_第1页
第四讲多国模式_第2页
第四讲多国模式_第3页
第四讲多国模式_第4页
第四讲多国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讲多国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讲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对各 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一、东欧剧变二、苏联解体三、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思考题东欧剧变及主要原因苏联解体及主要原因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一、东欧剧变1、东欧剧变实质和过程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东欧八国:波兰、匈牙利东德、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1989年)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1990年)1989年波兰统一工人党园桌会议德国柏林墙被拆除柏林墙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东德)于196

2、1年8月12日夜始建,用于隔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西德)。1989年11月9日被推倒,促进了德国统一。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统一后的德国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名、国旗、国歌、国徽,首都设柏林。1989年11月17日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暴发要求捷共领导人下台的游行捷克斯洛伐克是1918至1992年存在的联邦制国家。1918年10月28日,建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60年通过新宪法,更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90年4月,联邦议会决议更国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3年1月1日,分裂为捷克和

3、斯洛伐克两个独立的主体共和国国家。1989年发生突发暴力事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存在于1963至1992年,位于巴尔干半岛。1992年解体,分别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后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解体为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波黑)和科索沃。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

4、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摘自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2、东欧剧变原因历史原因:长期受制于苏联,照般苏联模式内部原因经济原因:外部原因戈尔巴乔夫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推动东欧各国党的改组、分裂与蜕变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东欧剧变的原因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各国没能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政治原因:执政党与政府威信低,

5、脱离群众苏联因素:西方因素:戈尔巴乔夫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乱”  “僵”  “垮”二、苏联解体1953年3月5日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逝世1922年4月3日~1953年3月5日任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52年10月5日~14日苏共19大结束前),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苏共19大结束后)。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和他个人威望的提高,犯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错误。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NikitaSergeyevichKhrushchev1894.4.17~1971.9.111953.9.7~1964.10.

6、14第4任苏共中央总书记191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1934年当选联共(布)中央委员。1939年任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1952年当选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中央委员会书记。1953年起任苏共第一书记。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20大”上(苏联历史发展的转折点),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结束了斯大林时代,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释放了绝大多数古拉格(负责管理全国牢狱营)中的政治犯。并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等观点。他的自由

7、化政策为斯大林时代的既得利益者所痛恨,被称为“鲁莽的改革家”。1964年被他的学生兼党内同志勃列日涅夫等人策划发动宫廷政变,免除了赫鲁晓夫的一切职务,被迫辞职。赫鲁晓夫的改革比较全面,在位十年,改革十年。是积极倡导改革的苏联第一位领导人,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先行者。减轻农民负担 大规模垦荒 推行“玉米”运动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是从农业开始的。1958年,采取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开展两项重大改革措施——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指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强行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的运动)等办法,力图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状况。

8、赫鲁晓夫参观肉联厂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LeonidIlyichBrezhnev1906.12.19~1982.12.101964.10.14~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