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剡溪两岸【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唐诗中的剡溪两岸【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65624

大小:119.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7-08-06

唐诗中的剡溪两岸【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唐诗中的剡溪两岸【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唐诗中的剡溪两岸【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唐诗中的剡溪两岸【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唐诗中的剡溪两岸【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诗中的剡溪两岸【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唐诗中的剡溪两岸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浙江新昌的著名学者竺岳兵在1984年首先提出“唐诗之路”,1991年5月在南京举行的“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竺岳兵向大会宣读了他撰写的《剡溪——唐诗之路》论文,引起了国内外与会学者的强烈反响。得到了傅璇琮、郁贤皓、吴熊和、张采民、袁行霈、姜光斗等几乎所有学者的首肯。随后很多学者专家对“唐诗之路”进行了研究。发现挖掘了浙东山水对唐诗的诸多影响。剡溪是唐人游剡的一条很重要的路线,很多是人在游剡的过程中抒写了对剡溪自然风光的由衷赞美。另外在唐代,剡溪佛道文化十分盛行的唐诗中写到剡溪的有很多,内容涉及也很广,这是

2、由于剡溪这个地方有十分独特的自然风光十分和相当深厚的文化积淀。对唐诗中涉及剡溪的部分的研究,不仅可以还原唐代剡溪两岸的自然之景,而且可以了解剡溪山水特点对佛道文化的影响。选此题目也是由于对家乡山水文化的关注,而且随着“唐诗之路”研究的发展,专家学者乃至官方都对这一文化现象给以足够的重视,研究唐诗中剡溪两岸,有利于对唐诗中剡溪部分的资料整理,提供研究资料,也有利于本人对家乡文化的进一步了解。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一、唐诗中剡溪的范围第二、唐诗中有关剡溪自然风光的诗第三、唐诗中有关剡溪人文景观的诗第四、唐诗中剡溪的各种美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1、找出唐诗中有关

3、剡溪的诗  2、了解国内外相关内容的研究情况  3、确定有研究价值后,搜集自己相关的资料。  4、对自己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5、研究中还有待于深入的其他问题  6、综述四、参考文献[1]《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2]竺岳兵.《唐诗之路唐诗总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版  [3]竺岳兵.(主编,与李招红合作).《唐诗之路综论》.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版  [4]竺岳兵.《唐诗之路唐代诗人行迹考》.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版   [5]竺岳兵.《浙东唐诗之路》.北京.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6]竺岳兵(与俞晓军合作).《唐诗之路唐诗选

4、注》.北京.中国国学出版社.2008版[7]李浩.《唐诗的美学阐释》.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邹志方.《浙东唐诗之路》.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9]胡正武.唐诗之路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台州师专学报.2002.2.第24卷.第一期[10]吕洪年.山水风景的艺术丰碑——论“唐诗之路”新昌境内的山水传说.杭州大学学报.1995第25卷.第3期[11]吕洪年.浙东的“唐诗之路”.今日浙江.2003.3.04[12]吴在庆.谈唐代隐士的隐逸动机与归隐之路.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13]胡正武.魏晋风流对唐诗之路的先导作用简说.台州学院学报.200

5、4年第1期。吴真.《唐诗地图》.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14]周宪.《美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5]钟肇鹏.《道教小辞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唐诗中的剡溪两岸》研究宋高似孙《剡录》卷二曰:“其水合山流为溪,殆如顾恺之所谓“万壑争流”者。其源有四:一自天台山北流,会于新昌,入于溪;一自婺之武义,西南流经东阳,复东流与北流之水会于南门,入于溪;其一导鄞之奉化,由沙溪西南转北,至杜潭入于溪;一自台之宁海,历三坑,西绕为三十六渡,与杜潭会,出浦口,入于溪。合四流为一,入于江。”[1]《世说新语·言语》篇载

6、:“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2]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3]浙东山水奇绝,风光秀丽,便激发出了人们的美好想象,创造出了一个个关于山川古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优美传说。这些传说,为这一地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吸引着众多文人的足迹。曹唐追慕仙子,写下了许多刘阮遇仙的好诗。如《刘晨阮肇游天台》诗云:“树入天台石路新,云和草静迥无尘。烟霞不省生前事,水木空疑梦后身。往往鸡鸣岩下月,时时犬吠洞中春。不知此地归何处?须就桃源问主人。”[4]浙东不仅有着绮丽的自然风光,

7、在远古时期,就与中原地区一样,有着灿烂的文化。钱茂竹在《试论“唐诗之路”的历史渊源》一文中已经有所涉猎:光辉而丰富的河姆渡文化、生动而有趣的有关舜禹传说、慷慨而壮烈的勾践兴国复仇、北上称霸的史实等。[5]1990年,竺岳兵提出的“唐诗之路”,[6]受到了在南京参加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年会的傅璇琮、郁贤皓和台湾学者杨承祖、罗联添等二十三位著名学者的联名书面支持!1991年,竺岳兵在南京师范大学与中华书局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宣读了“唐诗之路”论文,引起了强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