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水注浆作业指导书

隧道防水注浆作业指导书

ID:46557485

大小:9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5

隧道防水注浆作业指导书_第1页
隧道防水注浆作业指导书_第2页
隧道防水注浆作业指导书_第3页
隧道防水注浆作业指导书_第4页
隧道防水注浆作业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防水注浆作业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使用范围适用于新建XXXXXX隧道注浆防水施丁•作业。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通过设计图纸或超前地质预报数据,分析岩性及渗水量情况,确定注浆工艺、注浆压力、注浆材料等施工参数;配备注浆设备、制浆设备、量筒、抽水机、潜孔钻机等设备;现场试验

2、选定注浆配合比、注浆材料凝结时间,以满足注浆需要。3.技术要求3.1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应按照“防、堵、截、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注浆防水施T,达到防水可靠、排水通畅、经济合理的目的。3.2对地质预测、预报有大量涌水的软弱底层地段,宜采用地表或洞内全封闭超前预注浆。3.3对开挖后如有渗漏水或大股涌水时,宜采用支护前围岩注浆或开挖后径向注浆。2.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以全断面帷幕注浆为例)4.1施工程序隧道施工前对附近的井泉、水库、溪流等进行调查,同时通过地质超前预报、设计图纸、超前探孔地

3、质数据分析,确定合理的注浆工艺、注浆加固范围、注浆压力等施工参数,现场试验确定浆液配合比进行注浆施工,注浆完成后探孔检查注浆效果,不满足要求吋进行补注。4.2工艺流程详见“图1全断面帷幕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图1全断面帷幕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4.1施工准备5.1.1施工前应对水泥、拌制和养护用水、外加剂、掺合料等原材料进行检验,各项指标满足验标要求。2.1.2施工前对注浆设备压力表进行标定。5.1.3施工人员组织安排与岗前培训。5.2施工工艺5.2.1止浆墙施工首轮注浆前在掌子面设置30cm

4、厚喷射栓止浆墙,此后各循环利用已注浆未开挖的岩体代替止浆墙(预留段长5m)。混凝土止浆墙施作方法:掌子面挂双层①8钢筋网片,网格间距25X25cm,喷C25混凝土厚度30cm。施工要求:掌了面喷混凝土平整、密实、无空鼓现象。5.2.2安设孔口管(1)测量技术人员要根据设计布孔要求,确定注浆孔孔位,要求孔位的偏差不能超过5cm,确定后用红漆喷涂作为标记。(2)钻孔前现场技术人员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莱卡1101全站仪及罗盘仪二次校正钻孔孔位及角度。要求成孔规则、无严重塌孔,角度偏差小于0.5%孔深。(3)钻

5、机采用①110钻头低压力、慢转速开孔,钻进5后加压加速钻至3m深,退出钻杆。⑷孔口管采用①108mni无缝钢管,将孔口管上缠绕麻丝,用钻机将孔口管强力推入孔内并用锚固剂固定牢固,孔口管露出掌子面15cm左右,便于拔管。5.2.3钻孔注浆(1)成孔:孔口管安装完成后,采用KQG120型履带式液压钻机继续钻孔,直至设计深度。(2)下管:注浆管3m—节,采用丝扣连接,将注浆管前端用丝扣与止浆塞连接牢固,采用钻机将止浆塞均匀推至注浆预定位置(一般情况止浆塞距离孔底5m左右),通过钻机推力使止浆塞膨胀达到止浆

6、效果进行注浆。注浆管丝扣连接顺畅,密封性好,管内壁光滑,管内无杂物。⑶制浆:a、水泥浆(TGRM浆液):在搅拌机开动的情况下,按设计配合比加入定量清水和水泥搅拌均匀即可。浆液通过过滤网进入储浆桶中,进行二次搅拌供注浆使用。b、水泥-水玻璃浆液:采用两个储浆桶,一储浆桶存放水泥浆和定量磷酸氢二钠搅拌均匀浆液,另一储浆桶存放定量浓度的水玻璃,通过注浆机混合。(1)注浆:下管后,先压水2〜5分钟检测注浆管路是否通畅。管路畅通注浆开始,将吸浆龙头分别放入各自的浆液池中,进行注浆。当压力达到终压时,停止注浆。

7、注浆结束先打开泄浆管阀门,再关闭进浆管阀门并用清水将注浆管冲洗干净方可。此段注浆完成后,拆掉一节注浆管再后退5m,继续注浆直至完成。(2)记录:根据注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现场技术员要记录注浆量、注浆压力、注浆持续吋间、注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等重要注浆参数及处理方法,给下步施工提供依据。5.2.4注浆结朿标准(1)单孔结束标准注浆过程中压力逐渐上升,注浆量逐渐减少,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并持续保持lOmin以上;或总注浆量大于注浆量的80%以上,检查孔涌水量小于0.2L/min即可结束本孔注

8、浆。(2)全段结束标准所有注浆孔均符合单孔结束条件,注浆后隧道涌水量小于lm7(d.m)5.2.5注浆检查及补充注浆开挖前在注浆薄弱环节选择3~5个孔检测涌水情况,判定注浆效果,对达不到注浆效果部位补充注浆或开挖后采用小导管径向注浆,使其达到注浆效果。6.劳动组织2.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4.2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详见表1“注浆作业劳动人员配置表”表1注浆作业劳动人员配置表项目人员职责现场负责人1人负责全面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