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现状研究及探析

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现状研究及探析

ID:46552534

大小:61.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25

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现状研究及探析_第1页
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现状研究及探析_第2页
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现状研究及探析_第3页
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现状研究及探析_第4页
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现状研究及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现状研究及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现状研究及探析摘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对就业有积极促进的作用,从理论上讲参加就业指导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使学生能够适应角色的转换,是帮助大学毕业生迈出人生关键的第一步。但是中国高校就业指导还处于初级阶段,整个机构体系还不够完善,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求职的帮助较微弱。在此,我们利用2011年在南京市六所高校调研所得的问卷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实,大学生参加就业指导课程对其就业无显著影响,而参加实习对其就业有显著的影响。至此提出高校应继续加大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建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并建立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服务指导工作

2、,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实习等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关键词:就业指导;实习;大学毕业生;就业;Logistic模型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107-06引言1•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个严峻的问题。就业是个影响国民生活的一大重要问题,中国经济的发展由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应的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计划安排转变为根据市场需求自行调节。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依然是我们每年面临的严峻问题,年复一年被舆论热议。在2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高校毕业

3、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高度重视。2•就业政策回顾及就业指导。20世纪90年代初,深圳大学率先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政策。随后,全国各地许多高校也纷纷效仿,陆续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在2007年8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下简称《就业促进法》),标志着中国开启了就业促进工作的新时代。《就业促进法》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就业促进法》中的第四章就业服务和管理中明确规定了,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相关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在第五章职业教育和培训中明确规定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鼓励

4、指导企业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教育部和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也成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宣传大学生就业政策,发布就业信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就业指导的目的是:(1)促进大学生成才;(2)帮助大学生就业;(3)推动大学生职业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1)有利于个人职业及人生发展;(2)有利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3)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文献综述(一)国外的相关研究就业指导作为一种专门为大学毕业生服务的工作,最早起源于美国。早在19世纪末美国加州工艺学院就推行了就业指导,之后就业指导便在德国和苏格兰等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展开,而这时的就业指导思想还处于雏形状

5、态,未形成统一的思想理论。正式提出就业指导概念的是美国的帕金斯。之后,帕金斯将他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第一个在大学给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课。从此,就业指导为人们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实施和研究。经过一百多年的演绎,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丰富的就业指导理论和较为系统的就业指导方法。西方的就业指导模式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以指导者为中心向以大学生为中心的置换模式。二是以人职和谐为追求向以生活和谐为追求的完美模式。近年来有些学者通过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就业指导,如RichardH.McCuenandJamesGreenberg(2009)指出高中生作为本科生的预科,学生没有考虑自己未来的经验和

6、远见,没有很好的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由于这些限制,辅导员需要全面的知识来抵消学生缺乏理解,成熟和远见。TravorBrown,Tara-Lynn,HillierAmyM.Warren(2010)的研究表明训练学生自我管理和口头自我指导(SMVSG)能改进面试表现和减少焦虑,认为自我焦虑是影响成功就业的因素。(二)国内的相关研究在中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多种经济体制并存与进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人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择业自主权,开创了越来越有特色的职业发展道路,快速变化的现实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会,而机会需要把握和选择,也越来越需要专业机构的职业咨询和指导。肖云等

7、(2007)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若干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用人单位对基础实践能力的要求高与大学生难以达到之间的差异;用人单位对知识拓展能力要求较高与大学生相对欠缺之间的差异以及用人单位对创新能力要求高与大学生较为缺乏之间的差异。”择业观念、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对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影响是属于一种主观的范畴,而市场需求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是属于一种客观因素。然而改变大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