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白垩纪镰刀龙类恐龙

浙江白垩纪镰刀龙类恐龙

ID:46544115

大小:4.25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5

浙江白垩纪镰刀龙类恐龙_第1页
浙江白垩纪镰刀龙类恐龙_第2页
浙江白垩纪镰刀龙类恐龙_第3页
浙江白垩纪镰刀龙类恐龙_第4页
浙江白垩纪镰刀龙类恐龙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白垩纪镰刀龙类恐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质学刊第36卷第4期doi:10.3969/j.issn.1674—3636.2012.04.337浙江白垩纪镰刀龙类恐龙钱迈平1,张宗言1,姜杨1,蒋严根2。张元军2,陈荣1,邢光福1(1.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6;2.浙江省天台县国土资源局,浙江天台317200)摘要:浙江白垩系中戴组和赖家组地层先后发现镰刀龙超科(Therizinosauridae)恐龙骨骼化石,证明镰刀龙类恐龙生活区域不仅遍及蒙古、哈萨克斯坦、中国华北、东北、华南及北美西部等地,而且也包括中国的华东。这类曾长期令人

2、困惑的奇异动物,随着近一个世纪的化石材料积累和研究,逐渐显现出它们的演化过程,即由食肉性恐龙演化成以素食为主,也许还兼肉食的杂食性恐龙。随着食物来源的扩展,镰刀龙类成为白垩纪分布很广、对环境适应性很强、演化十分成功的恐龙。浙江天台盆地发现的始丰天台龙(Tiantaisaurussifengensis)脊椎骨骼化石上的气囊构造(pneumaticity),说明其虽体态硕大,但骨骼结构并不很笨重,而是与现代鸟类骨骼很接近。尽管还不能确定恐龙的气囊能像鸟类的那样可作为呼吸系统的重要部分,但其减轻体重、提高行动灵活

3、性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并再一次证实了恐龙与鸟类在演化上关系密切。关键词:镰刀龙类;恐龙;鸟类;白垩纪;浙江天台中图分类号:Q91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636(2012)04—0337—120引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浙江多处白垩纪陆相沉积地层中,已发现各种类型的恐龙骨骼及蛋化石(方晓思等,2000,2003;唐烽等,2001;钱迈平等,2007,2008a,2008b,2009a,2009b),其中多次发现属于镰刀龙超科的恐龙骨骼及蛋化石(钱迈平等,2007)。考虑到古生物形成化石

4、的条件极其苛刻,形成化石的几率非常低,由此足以说明当时这类恐龙的种群在浙江地区分布是相当广泛的。1构造地质背景、沉积环境浙江地区东临太平洋,在中生代晚期,受环太平洋构造带板块运动作用影响,火山活动频繁,形成了一系列大小不一、受多种构造线控制的断陷盆地(翁世颉等,1987;李龙通,1989;蒋维三等,1993;马武平,1994,1997)。至早白垩世晚期(Aptian—Albi—all期),火山作用减弱,盆地主要接受河湖相紫红色细碎屑岩沉积,偶尔也夹带火山喷发的玻屑凝灰质沉积,如横山组上部、朝川组(锆石u—P

5、b同位素年龄114.3Ma)、赖家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114Ma)。进入晚白垩世早期(Cenomanian期)随着湖盆沉积中心的转移,形成河流及洪积相的紫红色粗碎屑为主,局部夹河流泛滥的较细碎屑沉积,如中戴组、金华组、赤城山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97Ma)和方岩组(表1)。2镰刀龙超科恐龙化石中戴组和赖家组地层中已发现了镰刀龙超科(Therizinosauridae)恐龙骨骼化石。其中,中戴组恐龙化石发现地点在金衢盆地金华市汤溪镇中戴村附近。化石是一个破碎的右胫骨和一个保存较为完好的后足(图1)。

6、1972年被发现,最初命名“浙江吉蓝泰龙(Chilantaisauruszhefiangensis)”(董枝明,1979)。收稿日期:2012—02—13:编辑:詹庚申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2006,40672041),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41002024),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12011121099),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综合研究项目(1212010610611),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11015)作者简介:钱迈平(1954一),男,研究员,博

7、士后,地层古生物专业,E-mail:qianmaiping@yahoo.oom.an338地质学刊2012年12月表1浙江白垩系地区时代浙西浙东上覆地层古近系争;斫{壳帕l墨?箜【n7V\^/\。v卜,v.~桐乡组上白垩统衢县组金华组方岩组,赤城山组中戴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97Ma朝川组,赖家组横山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114_3Ma/114Ma馆头组寿昌组九里坪组下白垩统茶湾组西山头组黄尖组高坞组劳村组大爽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154Ma、,1,、一,\、一、/V\一~\7、,、、,、,、/、,V

8、\,、、V、,\,\\,V。

9、下伏地层新元古舅L估生界“吉蓝泰龙(Chilan—taisaurus)”这个属,是根据发现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吉蓝泰盐湖60km毛儿图鄂博东北大水沟上白垩统的残缺头骨、肱骨、股骨、胫骨、肠骨及指爪化石建立的,最初描述2个种:“大水沟吉蓝泰龙(Chilantaisaurustashuikouensis)”和“毛儿图吉蓝泰龙(Chilantaisaurusmaortuensis)”。模式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