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南印支期五团岩体锆石SHRIMP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背景

湘西南印支期五团岩体锆石SHRIMP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背景

ID:46542772

大小:3.47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25

湘西南印支期五团岩体锆石SHRIMP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背景_第1页
湘西南印支期五团岩体锆石SHRIMP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背景_第2页
湘西南印支期五团岩体锆石SHRIMP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背景_第3页
湘西南印支期五团岩体锆石SHRIMP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背景_第4页
湘西南印支期五团岩体锆石SHRIMP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背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湘西南印支期五团岩体锆石SHRIMP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背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41卷第6期中国地质Vo1.41,No.62014年12月GE0LoGYINCHINADec..2014柏道远,陈必河,钟响,等.湘西南印支期五团岩体锆石SHRIMP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背景[J].中国地质,2014,41(6):2002—2018.BaiDaoyuan,ChenBihe,ZhongXiang,eta1.ZirconSHRIMPU—Pbage,geochemistryandtectonicsettingofIndosinianWutuanplutoninsouthwesternHunanProvince[~.G

2、eologyinChina,2014,41(6):2002—2018(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0.湘西南印支期五团岩体锆石SHRIMP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背景柏道远陈必河钟响贾朋远熊雄(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湖南长沙410016)提要:五团岩体位于湘西南,主要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具块状构造。用SHR/MP对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同位素测试,其中9颗锆石给出的P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20.5:e4.4)Ma,该年龄被解释为岩体的形成年龄,表明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中期。岩

3、石高硅、富铝、高钾、中碱,SiO含量70.64%~75.32%,平均72.33%;A1O含量13.24%~16.37%,平均14.47%;O含量4.27%~6.66%,平均5.10%;全碱(Na:0+O)含量为6.71%~8.46%,平均7.65%;K20/Na~O比值为1.54~5.34,平均2.23。ASI值平均为1.24,总体属铁质、高钾钙碱性一钾玄岩系列过铝质花岗岩类。Ba、Nb、Sr、P、Ti表现为明显亏损,Rb、(Th+u+K)、(La+Ce)、Nd、(zr+Hf+Sm)、(Y+Yb+Lu)等则相对富集。ZREE含量为84.35

4、~222.90/xg/g,平均156.81p~g/g;bEu值0.17~0.52,平均0.39;(La/Yb)值为1.81~l7.12,平均1O.57。矗值为O.71813~0.72110,8r(0值为193.5~235.6,(0值为-9.78--9.70,t2。为1.78~1.79Ga。C/MF—A/MF图解显示源岩为变质泥质岩和碎屑岩。强过铝花岗岩样品的AlO,/TiO比值大部分小于100。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花岗岩为s型花岗岩,源岩主要为中、上地壳酸性岩石。花岗岩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主要显示为后碰撞构造环境。基于岩石成因、构造环境

5、判别以及区域构造演化过程,推断五团岩体的具体形成机制为:在中三叠世印支运动之后挤压应力相对松弛、深部压力降低的后碰撞构造环境下,因地壳增厚而升温的中、上地壳岩石减压熔融并向上侵位;此外,深部软流圈上涌和热量的向上传递对五团花岗质岩浆的形成可能起到一定作用。关键词:锆石u—Pb;SHRIMP;地球化学特征;S型花岗岩;后碰撞构造环境;五团;湘西南中图分类号:P588.12;P5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657(2O14)O6—2002—17早中生代为东亚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发生重要更晚[12-17。再如对印支期花岗岩成因背景,存在岛

6、转折、构造动力体制发生剧烈变动时期n,华南地弧9]、后碰撞[20-22]、早期同碰撞后期后碰撞口、后造区早中生代构造特征及演化因此存在较多争议。山口、挤压加厚地壳局部伸展[2等不同观点。鉴于如关于中三叠世晚期印支运动特征,有人认为变形印支运动与印支期花岗岩的时空相关性,对印支期强烈,区域上古生界中NNE向为主的盖层褶皱主要花岗岩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研究,将不仅有助于揭示形成于印支运动H;有人认为印支运动强度不大,其成因背景,也有助于揭示印支运动的构造特征。上古生界中NNE向主体褶皱形成于燕山运动甚至近年来笔者对湘西南地区五团岩体的成岩年收稿日期

7、:2013-11-13;改回日期:2014—03—12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湖南1:25Zi"武冈市和永州市幅区调修测”项目(1212011120793)、“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志修编”项目(1212010811032)联合资助。作者简介:柏道远,男,1967年生,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区域地质调查与基础地质研究;E—mail:daoyuanbai@sina.com。http://geochina.cgs.gov.cn中国地质,2014,41(6)2004中国地质较平整或呈舒缓波状。局部地段与围岩接触界线附斑直径为2

8、5~30/zm。样品测定时,在数据采集前用近见有混合岩化现象,围岩中形成宽窄不一的长英质O一对样品表面进行清洗的时间为120~180S。数据脉体。近接触带的岩体内偶见围岩捕虏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