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仑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西昆仑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ID:46540425

大小:2.23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25

西昆仑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_第1页
西昆仑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_第2页
西昆仑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_第3页
西昆仑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_第4页
西昆仑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昆仑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42卷第3期中国地质V_01.42.NO.32015年6月GEOLOGYINCHINAJun.。2015负杰,高晓峰,校培喜,等.西昆仑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2015,42(3):587—600.YunJie,GaoXiaofeng,XiaoPeixi,eta1.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softheLowerCarboniferousvolcanicrocksoftheWuluateFormationintheWesternKunlunMountainsandtheirgeologicalsigni

2、ficance[J].GeologyinChina,2015,42(3):587—600(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西昆仑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炱杰1,2,3高晓峰校培喜康磊李平(1.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54;2.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54;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提要:西昆仑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为一套火山一沉积岩系,主要由灰绿色枕状玄武岩、浅灰白色流纹岩组成,空间上

3、与厚层碳酸盐岩及薄层大理岩相伴产出。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玄武岩SiO含量集中在52.10%-54.42%,Na20/K~O>1,TiO为0.50%一2.03%,Mg#介于52~7O之间,与拉班玄武岩的平均值较为相似。玄武岩~REE=14.46x10—6~91.83x10一,LREE/HREE为1.12-2.55,(La厂)N为0.46~1.69,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呈现出较为平坦的曲线,类似于E—BABB,而明显不同于N—MORB和OIB。微量元素中有明显的Rb负异常,可能与岩浆过程中下地壳的混染作用有关。流纹岩主体为钙碱『生系列,稀土元素总量较高,介于73.46

4、x10一316.80x10之间,(La/Yb)为1.30-11.99,(La/Sm)为1.15-4.07,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有较明显的右倾趋势,轻稀土分馏较强。稀土、微量元素配分曲线类似于地壳特征。玄武岩与流纹岩表现出不同的稀土微量元素特征,并缺乏连续演化的趋势,暗示二者有不同的来源和成因。微量元素图解及区域地质特征指示乌鲁阿特组形成于弧后拉张的伸展环境。岩石成因特征研究表明,玄武岩由亏损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5%~10%部分熔融形成,并在底侵上升途中受到下地壳物质微弱的混染贡献。地幔物质上升,所携带的热量累积并加热下地壳,下地壳基性物质部分熔融从而形成流纹岩。综合认为,

5、西昆仑北带在早石炭世处于一个伸展拉张环境(可能为弧后盆地),乌鲁阿特组火山岩正是此次构造事件的岩浆产物。关键词:西昆仑;乌鲁阿特组;火山岩;岩石成因;地球化学中图分类号:P588.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lo00—3657(2015)03—0587—14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s0ftheLowerCarboniferousvolcanicrocksoftheWuluateFormationintheWesternKunlunMountainsandtheirgeologicalsignificanceYUNJie,,GAOXiao—fe

6、ng’。,XIAOPei~xi’。,KANGLei’。,LIPing’(1.KeyLaboratoryfo,theStudyofFocusedMagmatismandGiantOreDeposits,MLR,XianCenterofGeologicalSurvey,CGS,Xi’收稿日期:2015-02-02;改回日期:2015-04—07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KJXX一68)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4020501)联合资助。作者简介:负杰,男,1988年生,硕士生,地质工程专;E-mail:shanxiyunjie@163.com。通讯作

7、者:高晓峰,男,副研究员,从事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E—mail:xfgao2000@163.com。http://geochina.cgs.gov.ca中国地质,2015,42(3)588中国地质2015年an710054,Shaanxi,China;2.ResearchCenterfo,OrogenicGeology,XianCenterofGeologicalSurvey,CGS,Xi’an710054Shaanxi,China;3.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Beijing100083,China)Abstr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