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过秦论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过秦论优秀教案

ID:46536984

大小:6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5

高中语文:过秦论优秀教案_第1页
高中语文:过秦论优秀教案_第2页
高中语文:过秦论优秀教案_第3页
高中语文:过秦论优秀教案_第4页
高中语文:过秦论优秀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过秦论优秀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过秦论贾谊教学设想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硏习新课中要冇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牛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來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对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休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

2、熟读基础上背讹课文的厉三段。第一教时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阴读节奏推知意群,进而理解词句意义。2.学生自读课文。逐段让学生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猜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3.学牛已能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义基础上朗读课文,通过纠止学生朗读节奏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检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掌握。4.指导学牛在笔记上总结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彖、重点文言句式。教学要点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2.学习课文第-•段。第一段:写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和基本国策及秦开始强盛。对内:商鞅变法,发展生产,扩充军备。对外

3、:实行“连横匕各个击破。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Z过是什么呢?2.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

4、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3.时代背景:2、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仁义不施而攻守Z势界也”这句话是対秦王巾JJ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3、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攻Z势”体现在第--段到第三段,崛起一一强大一一鼎盛。“守Z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火。三、研习新课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朗读指导: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般函Z固、拥雍州Z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

5、耕织,修守战Z具)等的优势。同吋计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口校长的主语和谓语Z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Z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屮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Z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Z后要有停顿;“内”“外”Z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作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重点讲评文言翻译屮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女旷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

6、地夺取了……”或“拱手Z间就夺取了……"3・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Z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Z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Z,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乂使叙述生动形象。2.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

7、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材料是为屮心服务的。本文的屮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导之势异也(“思考和练习”一已读到),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Z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啲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种'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3.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