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寿宁县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福建省寿宁县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ID:46531402

大小:1.12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4

福建省寿宁县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_第1页
福建省寿宁县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_第2页
福建省寿宁县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_第3页
福建省寿宁县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_第4页
福建省寿宁县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寿宁县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41卷第2期中国地质Vo1.41.No.22014年4月GEoLOGYINCHINAApr.,2014福建省寿宁县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王文俊(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13)提要:基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所获得大量高精度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和养分元素数据,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和相关行业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因子评价法对福建省寿宁县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养分质量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将两者叠加分析,对研究区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分等。结果表明:福建寿宁县土地总体质量较好,以三等、四等土

2、地为主,土壤较清洁,两者面积之和占全区的80.80%,且三等、四等土地覆盖区内有占全区10.46%的富硒土壤分布,适宜于发展一般性农业和富硒特色农业;一等、二等土地次之,土壤清洁,是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最佳区域,应加强保护并合理利用;五等、六等土地分布很少,仅占全区的6.07%。关键词: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福建寿宁中图分类号:P632.1;p9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657(2014)02—0665-10土壤是母岩、气候与生物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区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从而为当地其形成和演化与自然地理环

3、境的条件和历史密切政府和相关部门有效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合理利用相关,同时亦受人为活动的深刻影响n。随着工矿土地资源,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生态特色农产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所带来重金属元素品产业,建设美丽寿宁提供科学依据。不断的向土壤中输入,并积累甚至超过土壤的负荷1研究区概况量,以致土壤重金属污染。重金属以其在土壤中难降解、毒性强、具有积累效应等特征受到科学家们寿宁县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北部,与浙江省交的广泛关注,欧盟甚至将土壤质量评价作为可持续界,地理坐标:东经l19。l4一119。44,北纬27。1l一发展一个重要指标。土壤重金属

4、元素污染地球27。41。其地貌类型以中山、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地化学特征是生态地球化学评价、预测和预警的重要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有林地面积880km2,森林覆内容[10-12】。近年来,随着中国多目标地球化学的调盖率达74.8%;水田215.605km,占全区面积的查及其后续研究的不断推进,在所获得大量高精度15.14%;茶园132.614km2,占全区面积的9.3%。寿数据基础上,评价土壤污染程度与养分丰缺状况,宁县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经济作物主要为茶叶,并划分土地质量等级在中国中东部相继开展[13-14]。是中国十大重点产茶县之一。地

5、质构造上位于闽福建省寿宁县地处闽东北部,茶叶、花菇、地瓜扣、东火山断坳带,中生代以来,岩浆活动频繁、强烈,太子参等名特优农产品以及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农尤以火山活动更为突出,形成了分布广泛、厚度巨业、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为适应当前发展需要,促大的一套陆相沉积一火山岩系,区内晚侏罗世南园进生态文明建设,对该地区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组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熔岩夹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评价结果可以了解该地火山碎屑沉积岩分布广泛,约占三分之二面积,其收稿日期:2013一O6-07;改回日期:2013-09—17基金项目:中国地质

6、调查局项目(基[2012101-010-011)资助。作者简介:王文俊,男,1982年生,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E.mail:junww2006@sina.com。http://geochina.cgs.gov.cn中国地质,2014,41(2)中国地质2014正次为白垩世陆相杂色、红色沉积一火山岩系。矿产属元素含量介于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标准临界值资源储量丰富,已发现银、金、铜、铅、锌、钨、钼、铁、之间;超Ⅲ类土壤:重度污染区,重金属元素含量大锰等金属矿产9种,主要分布大安、南阳一带。分布于三级土壤环境质量标

7、准临界值,土壤pH>6.5。于大安东北方向的银矿在明清时期已有开采记录,I类、Ⅱ类、Ⅲ类土壤适用范围见表2,超Ⅲ类土壤其他矿种均为矿(化)点。全区土壤类型以红壤为属于重度污染土壤区,对动植物和环境可能造成危主,其次为黄壤和水稻土。害和污染。3.1.2评价方法2样品采集与分析自2O世纪70年代初,环境保护问题逐渐为人2.1样品采集方法们所重视,土壤污染评价方法目前尚不统一,有对表层土壤样品采集按照《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照比较法、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污染程度规范(1:250000),DD2005—01)要求,采样点布设以法、富集因子法

8、、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内梅罗综合代表性为主要原则,山地丘陵布置在土壤易于汇集指数法(N.L.Nemerow)等,根据评价的侧重点的平缓坡地、山间平坝等部位,使其最大限度控制不同可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本文采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