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陆内多期复合造山带震旦-三叠纪沉积演化特征

雪峰陆内多期复合造山带震旦-三叠纪沉积演化特征

ID:46530952

大小:996.7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4

雪峰陆内多期复合造山带震旦-三叠纪沉积演化特征_第1页
雪峰陆内多期复合造山带震旦-三叠纪沉积演化特征_第2页
雪峰陆内多期复合造山带震旦-三叠纪沉积演化特征_第3页
雪峰陆内多期复合造山带震旦-三叠纪沉积演化特征_第4页
雪峰陆内多期复合造山带震旦-三叠纪沉积演化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雪峰陆内多期复合造山带震旦-三叠纪沉积演化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8卷第1期2011年2月中国地质GEoLoGYINCHINAV01.38.No.1Feb.,2011雪峰陆内多期复合造山带震旦一三叠纪沉积演化特征李聪1陈世悦1张鹏飞2杨怀宇2陈丽华2(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2.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提要:笔者通过对雪峰及其两侧震旦纪一i叠纪的地层沉积特征进行相关的野外调查和室内总结.基本明确了雪峰地区自震旦纪以来的隆凹变迁规律。根据雪峰地区的隆凹特征及古地理属性将雪峰地区震旦纪一j叠纪的构造沉积演化历程划分为五大阶段。分别为早震旦世一

2、中奥陶世的斜坡一陆棚一盆地阶段:晚奥陶世一晚石炭世的隆起剥蚀阶段:二叠纪的碳酸盐岩台地阶段;早i叠世的碳酸盐质陆棚阶段和中三叠世一白垩纪的隆起一陆相山问盆地阶段。笔者从沉积角度证明雪峰的演化属性并非一个“古陆区”.而是一个多期复合叠加的陆内造山带。关键词:陆内造山带;雪峰隆起;沉积演化中图分类号:P534.31-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657(2011)01—0043—09雪峰造山带的构造性质是中国地质学界长期瞩目和争议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提出华南大地构造的沟、弧、盆演化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生代碰撞造山或弧后造山、多板块

3、多期碰撞造山(李继亮等,1989)、多板块碰撞造山(陈海弘等,1992,1993,1994)、多岛洋碰撞造山模式(陈海弘等,1998)及华南是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一部分(殷鸿福等,1999;胡世玲等,1992)等被相继提出11-12]。之后,这些观点分别受到来自各方的的反证和挑战ID吲。由于雪峰陆内复合构造系统处于最具油气潜力的特提斯构造带和环太平洋构造带的交汇部位.是一发育于宽阔的海相沉积建造基础之上的、与周缘造山作用远距离效应关系密切并经多期多种构造复合而成的陆内变形带.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变形构造与海相油气研究区.因而对其沉积演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4、。笔者通过对雪峰及其两侧古、中生代的地层沉积特征进行相关的野外调查和室内总结.从沉积角度证明雪峰的演化属性并非一个“古陆区”.而是一个多期复合叠加的陆内造山带。1地质背景雪峰陆内复合构造系统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宽阔的接合部位西侧.宽达近千千米,其在地域上涵盖湘、鄂、渝、黔、桂等省区(图1),占据中上扬子地区的主导位置和主要范围.是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的主要分布区域。该区域野外地质露头出露良好.构造样式复杂多样。多种类型多个期次多种级别的构造在此复合叠加.是扬子陆块及周边构造单元相互作用的构造缩影。雪峰陆内复合构造系统上千千米的中生代断褶变形带.也

5、称江南雪峰一华莹山构造带.表现出许多独具特色的.有别于板块边缘碰撞带以及经典陆内造山及盆山构造系统的特征:是一个夹持于华南陆块北缘、南缘和西缘限制性边界条件下的具古老基底、发育历史长、构造变动多的叠合盆地.也是一个与华南陆块周缘俯冲一碰撞带没有直接关系但又紧密联系的广阔陆内构造变形域。收稿日期:2010—0卜12;改回日期:2010—11—30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N0801058)资助。作者简介:李聪。男,1983年生,博士生,主要从事层序地层学及岩相古地里研究工作;E—m皿:115419731@qq.tOm。中国地质2011矩

6、图1华南区域构造简图(据李三忠,2008,略改,内部交流)Fig.1SchematicstructureofSouthChinaregion(modifiedafterunpublisheddatabyLiSanzhong,2008)该地区构造属性既不是显生宙板块碰撞造山及其盆山构造系统,也与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陆内造山带变形格局及其盆山面貌有所差别。该构造带的主体发育于雪峰山及其以西地区.以分布广阔的隔槽一隔档式褶皱、推滑构造、断层相关褶皱为主要特征。时空上向外穿时扩展变形.形成不同分区具不同构造组合的独特构造面貌。其平面上表现为断裂分割的指向西

7、北的巨型弧形构造:剖面上以中新元古界浅变质表壳岩系为核心.古、中生界为翼部的不对称扇形多层推滑构造系。2沉积相类型由于雪峰山及其两侧复合构造变形区自震旦纪~白孚纪沉积了上万米左右的地层.既有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同时也有陆相的碎屑岩建造,沉积相类型复杂多变.古地理及沉积演化规律复杂。前人对该区的沉积演化研究较为薄弱【19翻。从而导致对雪峰陆内变形构造带的形成时间存在较大争议。笔者通过对雪峰及其两侧地层的沉积演化特征进行实地考察.参考前人对研究区古一中生代沉积相研究成果.认为本区自震旦一晚i叠世主要发育海相沉积.陆相及海陆过渡相不甚发育:可将研究区震旦

8、一三叠纪地层沉积相类型划分为3大相组.15种沉积相类型(表1)。3沉积演化特征通过对雪峰地区震旦一三叠纪地层进行相关的野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