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522387
大小:5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4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查重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冷处仰耘乂摩毕业论文题目: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毕业年限:2016年学生姓名:赵斐斐学号:201231010153目录摘要2关键词2一传统孝文化概述2(一)孝的相关概念2(二)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演进3(三)传统孝文化的基本特征4二传统孝文化的辩证分析4(一)传统孝文化的积极意义4(二)传统孝文化的消极影响5(三)对传统孝文化的扬弃6三传统孝文化在当代对个体生命的价值6(一)促进个体身心和谐7(二)端正个体品德行为7(三)理顺个体亲子关系和代际和谐8四结语8参考文献9Abstrac
2、t10Keywords10后记11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赵斐斐指导教师:贾克防摘要「'百善孝为先”。“孝”源远流长,以它独特魅力与功能,伴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进程而发展演变。即使在当今社会,“孝”也依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小到个人的道徳索质大到国家、社会的稳定发展都与"孝”有廿千丝万缕的联系。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髄,孝文化教育是中华民族教育的起源。它不仅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史上始终处于中心位置,而且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依然冇着不可缺失的积极意义。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传统孝文化概
3、述。第一,界定孝的相关概念。第二,以汉代、魏晋隋唐、宋元、明清、新文化运动时期为线索,归纳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演进。第三,阐释传统孝文化的基木特征。第二部分是对传统孝文化的辩证分析。第一,阐述了传统孝文化的积极意义。即和谐身心健康的文化;重视家庭教育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文化。第二,总结传统孝文化的消极影响,即''愚昧无知”的君臣孝行;“抑制成长”的盲目敬孝;“尊老抑少”的代际冲突;“三从四德”的封建孝道。第三,对传统孝文化的扬弃。即取其精华去共糟粕,结合时代进行新的解读。第三部分是传统孝文化在当代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即促进个
4、体身心利谐;端正个体行为晶徳;理顺个体亲了关系以实现代际和谐。第四部分是结语。总、结全文观点。关键词:传统孝文化当代价值一传统孝文化概述(-)孝的相关概念在屮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从文字层面来看,最初甲骨文屮的“孝”字,好像一位面朝左,长着头发的驼背老人,身前一个孩子以头扶持着老人。①可见“孝”就是指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关系。《诗经》中记载,“率见昭考,以孝以享。”这表明了“孝”的最初含意是尊宗敬祖的祭祀活动目的是为了人们为了生活的安定、和谐。②“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孔子将仁与孝悌联系起来,认为亲亲Z情是
5、仁的基础。《孝经》里载“夫孝,德Z本也。”意思是说,孝道是人的伦理道德的根木所在。“夫孝,天之经,地Z义,人Z行%1许慎:《说文解字》,北京联合出版公可,2014年版,第35页.%1离筠;4传统•'孝”繼念及其实践>[J],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也。”③也就是说行孝是天经地义的事,子女孝养父母是一种符合规律的道德行为。从社会起源层面來看,孝的产生应归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母亲在整个氏族内部占据绝对的掌控地位,子女对母亲怀有崇高的敬爱之情,是因为母性在孕育及抚养后代等方面,占有别人无法比拟
6、的优势。所以。这既是对自己生命给与者的崇拜,也是对当时顺从母权的天然、客观的表达。在这一阶段,孝不单单是意识领域内的崇拜,也是行为上的表现与外在的流露。但此时的“孝”仍旧是一种零散的、不成体系的、自由随意式的实践活动。后來,通过孔子对孝的整合,使得孝成为了人类的基本德性。从伦理层面來看,西周时正式提11!的孝作为一种伦理观念。在西周,孝表现为:尊祖敬宗。尽孝的主要方式是祭祀,在宗丿宙里通过奉献供品以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总之,“孝是在古时原始的祖先崇拜和社会性尊老、尚齿观念的基础上产生而来
7、的观念”。④(-)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演进在我国传统文化漫长的发展时期,儒家文化占据了较长时期的主导地位,而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就是孝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就是孝文化。“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孝文化也不断地丰富了其内涵与意义,内化成一种中华民族永恒的人文情怀和情感归属”。⑤汉代以前虽然已经开始了对孝的探讨,但这种探索仅仅只停留在初步阶段。到了汉代,这一工作在董仲舒的推动下,才最终完成。汉朝是孝文化发展的1要这一时期董仲舒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确立了父尊子卑,君尊臣卑及夫尊妻卑的等级观念,使“孝”超越了家庭关
8、系,逐步成为统治者控制臣民意志的工具。魏晋隋唐吋期,孝文化进-步发展。如在科举考试屮举孝廉始终是察举及科考的主要内容2—,对社会影响重大。宋元时期,儒家孝文化发展到了极至,走向了极端与愚昧化,沦为统治者钳制人们的思想的工具。清末年间,受西方独立民主思潮的影响,批判、反思孝伦理开始成为主流。到了近代,孝文化进入了一个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