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的输送》探究式教学设计

《电能的输送》探究式教学设计

ID:46509429

大小:7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4

《电能的输送》探究式教学设计_第1页
《电能的输送》探究式教学设计_第2页
《电能的输送》探究式教学设计_第3页
《电能的输送》探究式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电能的输送》探究式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能的输送》探究式教学设计李玉琴湖北省丹江口市一中(湖北丹江口442700)新的屮学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的学习过程走岀“接受”的误区,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木转变,是新课程的基木理念。课堂上实现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45分钟内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知识,教师就要对探究活动做到有效的“控制”,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提供相关的资料、信息,让学生情不自禁的提出问题,而且要把握探究的方向,引导探究但又不能包办代替。教材分析:《电能的输送》这节课是解

2、决减少交流电在输送过程中能量和电压损失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较多。如变压器、电功率、焦耳定律、电阻定律、欧姆定律等。输电过程又是大多数学生感到遥远和陌生的,提到高压还会无形中感到害怕。人教版试验修订本中,教材通过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可靠、保质、经济),得到输电线上有电压、电能损失及减少损失的办法。教学设想:笔者认为,教材统篇都是理论分析和结论,缺少实验验证,使学生没有一个感性认识。而电能的输送乂是与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针对这些情况,在这节课的教学屮,笔者采用了探究式课堂教学,想办法把输电的全过程搬进课堂,准备

3、了分组实验,让学生在亲手实践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减少电能损失的办法,引导学生在应用知识过程中,既提高了分析综合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还培养了科学态度与合作精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输电线上功率、电压损失及减少损失的办法。知道电能输送的过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徳育目标:培养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激发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情。教学重点:找出影响远距离输电损失的原因,使学生理解高压输电可减少功率与电压损失。教学难点:进行实验并由实验现象得出高压输电的原理。区别导线上的输电电压U的损失电压△U不同。教学方法:谈话讨论实验探究教学用具:

4、示教板变压器长导线学生电源小灯泡CAI课件教学过程:1、实验引入,激发兴趣:演示:在电源电压相同情况下将同规格小灯泡分别接入如下电路。2、提出问题,讨论原因:看到现象,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担出问题:模拟电路中,远方用户灯B为什么比A灯暗?怎样才能让B灯也正常工作?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白己讨论一步步追根求源。一流过灯电流小一输电线电阻大f发热f功率损失灯暗f实际功率小一灯两端电压小一输电线分压多一电压损失。3、解决问题,设计方案:怎样才能让远方用户的灯更亮些?(1)征集输电方案:预备方案:方案一:减小导线电阻如:%1加粗导致线%1用电阻率较小的导线

5、%1用超导体作导线%1缩短输电距离方案二:增大B灯两端电压如:%1采用高压输电(不降)%1釆用高压输电(先升后降)备用资料3:先升压后降压,电路如图:(2)动手实验,收集证据:学生分组讨论岀本组解决方案,并实验验证。%1不用升降压,用电阻丝作导线。%1不用升降压,用铜导线作导线。%1用升压,用电阻丝作导线。%1用升降压,用电阻丝作导线。(3)交流探究成果:%1各小组代表发言,展示设计方案,陈述实验现象,交流实验心得。%1师生共同讨论,对各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评估。%1联系实际,确定出最佳方案,并进行理论分析。备用资料1:加粗导线:效果较好,但多耗

6、费材料,使输电线太重,给架线带来很大困难。选用电阻率小的导线:效果明显。金、银电阻率小但不经济,一般选用铜或铝作输电线。选用超导体作输电线:效果肯定好,但超导材料的转变温度很低。铅7.0K,水银4.2K,铝1.2K,镉0.6K。要在很长的距离上维持这样低的温度,在技术上是很困难的。缩短输电距离:用户到电站的距离不能变,只能在架线吋考虑尽可能沿直线。以上方案综合起来考虑,在输电距离不太远时,可采用电阻率小的较粗材料作输电线。实验验证:换用电阻小的输电线,灯B亮些。备用资料2:只升不降,电路如图:比较以上两种方案:在用户功率不变的前提下,即P用=1

7、用朱。若用只升不降电路供电,P线]二I线『R级二I用朱线。而先升后降用电路供电P红=1线/R线=(n4/n3)用条线。因n4

8、U2=n

9、/n2,U3/U4=n3/n4,U2=U34-U攒,U损=I2R^=(P2/U2)R线。%1电流关系:Ii/I2=n2/nbI2=I3,I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