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专项检查表

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专项检查表

ID:46502001

大小:7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4

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专项检查表_第1页
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专项检查表_第2页
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专项检查表_第3页
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专项检查表_第4页
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专项检查表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专项检查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专项检查表企业名称:2011年月H序号项n检查内容检査方法法规依据检查情况—-领导带班下井1•制定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制定领导带班下井考核奖惩办法。查看相关资料。国家总局34号令第七条:矿山金业应当建立健全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制定领导带班下井考核奖惩办法和月度计划,建立和完善领导带班下井档案。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应当按照矿山企业的隶属关系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2.制定领导班子月度下井计划。查看相关资料。3•建立领导带班下井档案。查看相关资料。4.建立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备案制度。查看相关资料。二安金培训1.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

2、训制度。查看相关资料。国家总局3号令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木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工作制度。2.制定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查看相关资料。国家总局3号令第二十三条牛产经营单位应当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保证本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3.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牛产管理人员依法参加安金生产培训,持证上L-L-I冈o查看相关资料。国家总局3号令第五条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4.对从业人员进行安

3、全教育培训并进行再培训。查看相关资料。国家总局3号令第十五条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牛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5.建立健全培训档案。查看相关资料。国家总局3号令第二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情况。6.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查看相关资料。国家总局3号令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冇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口J匕岗作业。安全投入1•建立安全生产费用管

4、理制度。查看相关资料。财企(2006)478号第六条矿山企业安全费用依据开采的原矿产量按月提取。(三)金属井下矿山每吨8元;(五)非金属井下矿山每吨(立方米)2元;2•安全费用提取符合要求。查看相关资料。财企(2006)478号第十八条企业应当为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野外、矿井等高危作业的人员办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或个人意外伤害保险。所需保险费用直接列入成本(费用),不在安全费用中列支。企业为职工提供的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费用,不在安全费用中列支。3.将安全牛产费用纳入年度财务计划。查看相关资料。财企(

5、2006)478号第二十二条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屮,企业应当披露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的具体情况。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查看相关资料和现场实地检查。财企〔2006)478号笫十三条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范围使用。(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三)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四)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五)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安1.有两个间距四金不小于30米现场检安监总局(2009)44号第二条确保两个出口。每个矿井至少要有两个独立设安全两个出查。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间距不小于30

6、米;备口。设《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规定,建立和完善机械通风系统。施2.实行机械现场检机械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网络、通风设备和通风控制设施。要充分利用通风通风。查。设备运转产生的通风动力,使空气在井下巷道流动,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冲淡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调节井下气候。3.安装使用通讯、供水、压风联络系统。现场检查。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地下矿山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无线釆集设备、数据传输网络、计算机软件系统建立综合的安全管理信息平台,为加强企业仃常安全管理及应急救援提供帮助。系统应包括网络信息发布管理、人员自动考勤及入井身份核实管

7、理、人员井下动态分布管理、岗位责任制检查管理、地面屮心与井下人员双向信号呼叫管理等功能。4、制定建立其它系统落实计划。查看相关资料。国家总局《金属卄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有关规定。五隐患排查治1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查看相关资料。国家总局16号令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2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查看相关资料。理3建立事故隐患

8、信息档案查看相关资料。国家总局16号令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金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木单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