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在网上诽谤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

案例1在网上诽谤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

ID:46497256

大小:5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4

案例1在网上诽谤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_第1页
案例1在网上诽谤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_第2页
案例1在网上诽谤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_第3页
案例1在网上诽谤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_第4页
案例1在网上诽谤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_第5页
资源描述:

《案例1在网上诽谤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案例1:在网上诽谤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案情:男青年A以“飞腾''的网名在某社区网上发表多篇文章,该社区网的版主是网名为“朱非动''的B女。两人在网友聚会上互通网名、姓名,逐渐熟悉起来。后来,B女登陆网络发现,“飞腾''在网络一公开版块发表贴子,不仅称“朱非动''是网上交际花,而且夹杂着许多不堪入目的侮辱性语言。“朱非动''当即回贴要求“飞腾''不得侮辱他人。后来网络管理员将“飞腾”的有关贴子删除。可是,“飞腾''不但没有改正,反而变本加厉地将被删除的贴子复制多份,放到多个公开版块上。在此后的几个月间,“飞腾”用恶劣的侮辱性语言在网上继续发贴侮辱

2、“朱非动",还以另一网名发贴,对“朱非动''进行更加恶劣的侮辱和攻击。这还不算,他还假冒“朱非动''的名义,在网上捏造了认可自己所言的多条留言,对“朱非动''的人格和名誉大肆诽谤和污辱。一些心态不正的网迷对上述侮辱性的贴子大量跟贴附和,一时真假难辨,造成恶劣的影响。不仅使B女在熟识的网友面前很难做人,而且受到亲友的误解,造成严重恶果。B女忍无可忍,愤而将A男告上法庭。法庭经调查取证,认定A男在网上实施了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损害了B女的名誉。依法责令A男在网上公开向B女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000兀JO讨论:1.A男实施了什么行为、侵

3、犯了E女的什么权利而受到法律的制裁?2・B女采取了哪些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其中哪种方式最有效?3・通过本案你对网络道徳、网上自我保护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收获?案例2:依法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案情:1994年春,13岁的中学生小峰自创一首歌词,参加当年的“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这首歌词由于新颖、富有情感而被评为特别奖。然而,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是复评中某小学教师L和他的学生Z做了手脚。小峰于1996年初把一纸诉状交到人民法院,状告L和Z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1997年8月10日,人民法院审结此案,小峰获得了17000元

4、赔偿。讨论:1・什么是智力成果权?2・我国法律对保护公民特别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持何态度?3.结合小峰成功维权的事例,总结交流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效方法。第三章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目标: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这一个主题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学生如何从心理上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设计的。根据思想品徳教育的目标,结合初中学生在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上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提出了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5、等基本要求。其具体包括6项内容。1.结合青少年追星现象或偶像崇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以及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中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辩正地看待学习中的压力;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导致学习焦虑的具体原因,并通过相互交流探讨适用于自己的调控方法;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3.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是“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重要保证,同时,从不同方面介绍勇于克服困难的事例和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态度的自我锻炼方法。3.引导

6、学生充分认识个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集体,集体的存在与发展也离不开每一个个体,进而加深对“团结就是力量”的涵义的领悟,增强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自觉性。5.通过“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对比,引导学生切实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加深对当代中国的认识,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进而加深对党的感情,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技能与习惯。6.通过多种事例,引导学生感悟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对个人情感的影响,提高文化认同感。3.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从众

7、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现象的很好说明。人为什么会从众,有哪些因素影响人的从众心理?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众人提供的信息更为全面可靠,使人产生不自觉地相信他人、依赖他人的心理。同时,人们一般都不想被别人看成越轨者,不愿和群体作对,不愿触犯众怒,因此,往往在非重大问题上易采取随波逐流,委曲求全的做法,做出从众的行为。在群体压力下,个体是保持独立性还是从众,往往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1信息作用。在许多情况下,尤其是信息不明把

8、握不大的情况下,或者是没有客观的权威标准可供参考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他人的意见和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依据,这时就容易产生从众行为。掌握的信息越少,从众的倾向就可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