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种群的保护研究现状

朱鹮种群的保护研究现状

ID:46476622

大小:7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4

朱鹮种群的保护研究现状_第1页
朱鹮种群的保护研究现状_第2页
朱鹮种群的保护研究现状_第3页
朱鹮种群的保护研究现状_第4页
朱鹮种群的保护研究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鹮种群的保护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朱期种群的保护研究现状摘要:文章对朱鹘现有野生种群、人工种群,特别是再引入种群的保护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2007年5月至2009年8月,在陕西宁陕县寨沟相继放飞笼养个体40只,目前已经形成10个繁殖配对,共计产卵21窝66枚,成功繁殖后代28只。上述观察结果表明朱鹘的首次再引入前景看好,62.5%的成活率标志看朱鹘首次再引入初步取得成功。关键词:朱鹘野生种群人工种群再引入保护研究中图分类号:Q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b)-0248-01朱鹘是亚洲东部的特有种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000年前被列为国际极危物种。自1981年来我国

2、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7只世界上仅存的野生朱鹘以来,朱鹘的保护一直受到国家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保护野生种群、开展人工饲养繁殖和建立异地野生种群等一系列拯救性保护措施,使朱鹘种群数量得以恢复和壮大。由于朱鹘数量的迅速增加,濒危等级C由极危降为濒危。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朱鹘保护和研究工作现状,提出了当前我国朱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下一步亟待开展的工作,为该物种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建议。1现有种群1.1野生种群自1981年中国重新发现野生朱鹘种群以来,经过30年的努力,野生朱鹘及其栖息地得到了有效保护,野生种群数量已从1981年的7只增加到2008年的630余只。

3、分布范I韦I从洋县扩展到周边的城固、西乡、汉中、南郑、勉县和佛坪等7个县市。分布面积从最初的不足100km2增加到3000km2以上。1.2人工种群我国研究人员在加强野生种群保护的同时开展了易地保护拯救方案,通过人工饲养拯救这一濒危物种。从1981年5月开始,在陕西的洋县、北京、周至、宁陕、日本佐渡、河南董寨、浙江德清,共建立了八个朱鹘人工种群。截止到2008年底,人工饲养的朱鹘数量已达到630余只。2再引入种群意义现今,朱鹘种群不断增长,栖息地减少、食物缺乏以及生态容纳量接近饱和是野生朱鹘所面临的生存压力。因此,孤立的朱鹘野生种群,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或者突发疾病等事件,很可

4、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严重时会造成整个种群的灭绝。所以,我们应该建立第二、三个异地野生种群,做好展朱鹘再引入工作,这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朱鹘种群所面临的危机情况,进而摆脱人工繁殖的被动局面。濒危物种的再引入是指通过人工方法将饲养下繁殖的个体或野生个体重新引入到该物种的丿力史分布区,建立一个可以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使濒危物种在其已经灭绝的历史分布区得以恢复。再引入是濒危物种保护的最高水平和最终目的,是一种野化和扩大种群分布的创造性保护措施,当前正在被广泛使用。因此,在完成就地保护、异地保护、半野化训练及相关论证后,2007年陕西省宁陕县首次实施朱鹘再引入项目。3再引入种群现

5、状3.1种群现状2007年5月310,陕西省宁陕县首次再引入朱鹘,并放飞26只。至2009年1月,26只再引入朱鹘中,有6只因为食物缺乏收回后经恢复训练后重新放归野外,6只口然死亡,3只失踪外,其余个体目前状况良好,成活率达到了65.3%,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秋季觅食群体,夜宿地点较为稳定,成为第一个由人工繁殖到野外独立生存的朱鹘种群。3.2繁殖现状3.2.1配对2008年至2011年共形成10个繁殖配对,而且有如下特点。(1)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有繁殖经历的个体在释放后多重新选择配偶,仅有1対例外。(2)在配对选择过程屮雄性起主导作用,雄性之间冇激烈的争偶打斗行为。(3)朱鹘

6、最早性成熟的年龄可短至11个月。(4)婚配制度仍为常年配对的一夫一妻制;但在一方配偶失踪时,原有的配对可重新组合。(5)雌雄年龄差异较大。3.2.2繁殖成功率2008年至2011年4年产卵21窝66枚,平均窝卵数3.14±1.06(n二21);孵化幼鸟46只,平均每窝孵化幼鸟2.19±1.29(n二21),平均孵化率71.51%;出飞幼鸟33只,平均每窝育成幼鸟1・57±1・03(n=21)只,平均繁殖成功率51.67%03.2.3种群存活率释放个体40只,已知失踪6只,死亡9只,死亡原因有食物缺乏、天敌、高压电击等。释放个体的存活率为62.5%0繁殖出飞幼鸟33只,育雏期

7、死亡10只,死亡原因为自然死亡和王锦蛇捕食;出飞后已知死亡1只,死亡原因不详。3.3保护现状3.3.1栖息地的保护为了给朱鹘的野外正常生存创造良好栖息环境,宁陕县针对朱鹘的觅食地、夜宿地和营巢地等活动场所的栖息环境实施了多项保护措施。水稻出是朱鹳的主要觅食地,为保证朱鹘能够获得足够的食物,必须保留足够面积的水稻田。为此,宁陕县相关部门计划在朱鹘活动区域以发放补偿金的形式,鼓励农民保留种植水稻田。在水稻收割后翻犁蓄水,保证一定面积的冬水田,禁止在朱鹘觅食水田使用农药化肥。3.3.2再引入种群的保护(1)种群监测和巡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