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先秦“中和”美学思想【有关古代文学类毕业论文设计】

浅论先秦“中和”美学思想【有关古代文学类毕业论文设计】

ID:46471732

大小:6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4

浅论先秦“中和”美学思想【有关古代文学类毕业论文设计】_第1页
浅论先秦“中和”美学思想【有关古代文学类毕业论文设计】_第2页
浅论先秦“中和”美学思想【有关古代文学类毕业论文设计】_第3页
浅论先秦“中和”美学思想【有关古代文学类毕业论文设计】_第4页
浅论先秦“中和”美学思想【有关古代文学类毕业论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先秦“中和”美学思想【有关古代文学类毕业论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文学论文•浅论先秦“中和”美学思想【论文关键词】中和;基本内涵;审美特征;儒家;道家;《周易》【论文摘要】“中和”美学思想在我国古代审美形态屮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对中和的审美思想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并着重分析了儒家、道家以及《周易》在中和思想理论方面的异同,突出了中和理论思想在我国社会文化思想中的重耍作用。屮和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在数千年的屮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转化为中和、和谐的美学思想,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和价値取向,产生了丰富的艺术门类和艺术成果。中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也是最原

2、初的审美形态,它儿乎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产生,并一直贯穿在中国审美形态的发展过程之中。一、“中和”的基本内涵“中和”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美学槪念之一。它的形成,与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有着密切联系。“中和”的思想,最早是由于音乐要求音声和谐而提出的,到《礼记•中庸》,则将其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般认为,所谓“中和”,它所强调的是位置的守中、行为的适中勻恰到好处,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中”的最基本的意思就是对立的两个因素或两个极端的中间,反映在思维

3、模式上也就是合二为一、对立中求统一的思想。《周易•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由此发展出阴阳、乾坤、天地、上下、男女等无数对相对相成的因素构成了宇宙和人生的万岀万物。在《周易》中构成“中和”这一美学思想大槪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天人合一”,认为人道与天道、地道之问是一种同构关系,上、下经都是由天及人、天人不分的0其原则是要求人的行为符合天道,做到与天无违、以德立世。其二是“阴阳相济”,《说卦传》曰:“易以道阴阳。”阴阳之道是《周易》的核11、,也是其“中和”思想的立足点和载体。它实质上表达的是一种事物和谐共存,以求状态

4、均衡的哲学诉求。其三是“执两用中”,也就是在事物的两端之间,不偏不倚,惟取中正。执两用中,以中正为贵,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中正与两端保持等距离,是最完美的均衡状态,无论偏向任何一端,都将破坏均衡,同样这与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中和强调的是一种融合、交汇,要求事物之间求同存异、平等共生、相互渗透、融会贯通。中和是各种对立的、有差异的因素的统一,而使这些因素达到统一的思想基础,就是阴阳、五行的观念。所谓五行,就是以金、木、水、火、土为五种最基本的元素,构成了万事万物,阴阳、五行的观念,与世界上其

5、他古代文化发源之时的一些观念一样,是古人为了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结构和运行规律,在长期的观察和实践中归纳出来的、他们所认为的最基本的东西。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自然、社会、人生都可以排列在同一个序列,尽管有对立、有差异,但是它们彼此之间有着沟通和统一的基础'也就是有了使它们达到中和的基础。二、“中和”的审美特征中和的审美特征与中和文化密切相关。关于中和的本义,《中庸》开篇是这样讲“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可见,中庸是为人处世的学问,是讲究如何与人合作,合作的时候怎样才能够维护自己与别人的共同利益的

6、解决纠纷的学问。“中”是做人处世的基本态度与原则,而“庸”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中特定的规律。中庸不是和稀泥,它是对人类社会存在状态的一种理性分析与硏究。为此,儒家提山用“礼”来规范人们的感情和行为。中而有节、适度包容是说中和作为一种尺度、一种标准,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艺术和审美活动中,都要对感情和行为方式加以一定的节制,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表现。人类最初宣泄感情的方式和其他动物没有多大差别。但是,社会文明的山现,使得人类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节制,人类既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和宣泄感情,乂能对口己的感情加以节制,避免感情的泛滥,使内

7、心保持平和宁静,从而促成人格精神的和谐。这就是中和的积极意义。《诗经•关雎》写一个男子的浪漫情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子在《论语•八俏》中有中肯的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观点后来发展成“温柔敦厚”的“诗教”说,即主张在文学作品中有节制的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感情表现得太强烈。中和的最根本、最重要的特征便是“天人合一”,这也是中国审美文化的灵魂。中国人的宇宙观是i种冲虚中和的系统,十分注重天人关系、人际关系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圆融的、安定的、和谐的生活秩序,因此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

8、天人合一”。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指山'中国传统文化中说的“天”有多种涵义:一指物质之天,即与地相对的天;二指主宰之天,即皇天上帝,有人格的天、地;三指运命之天,指人生中无可奈的“命运”;四指自然之天,指自然的运行;五指义理之天,即宇宙的最高原理。与此相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