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律诗的构思脉络(教学设计)

探究律诗的构思脉络(教学设计)

ID:46450862

大小:7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3

探究律诗的构思脉络(教学设计)_第1页
探究律诗的构思脉络(教学设计)_第2页
探究律诗的构思脉络(教学设计)_第3页
探究律诗的构思脉络(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究律诗的构思脉络(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律诗的构思脉络教学目标:1.了解律诗的格律特点2.掌握律诗“起承转合”的构思脉络3.提升阅读鉴赏律诗的能力教学安排:1课吋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说说你对律诗了解多少?请学生回答。板书:律诗(近体诗、有格律):1.每首八句,分五、七言2.分首、颔、颈、尾,其中颔联、颈联对仗3.押韵,二、四、六、八句,押平声,讲究平仄4.起、承、转(描写角度或表达方式)、合)教师小结:律诗作为近体诗的一种,它与古体诗的区别就在于它讲究诗歌的格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來说,律诗是一种讲究格律的诗,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律诗形式上的要求,那么律诗在内容上,有什么讲究呢?让我一起来探究一下,请看示

2、例。二、学生探究《山居秋瞑》(投影〉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紧接题目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奠定全诗轻快的基调(起:写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颔联承上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承:写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颈联由写景物转入写人,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景美人亦美。(转:描写角度〉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尾联合人与景的美好,说此地是洁身自好的所在,抒发寄情山水之志。(合:抒情言志〉教师小结(板书):律诗在内容布局上都有起、承、转、合四步。“起”,实际上是紧承诗题,引入所叙、

3、所描Z事、物,是律诗的第一联,即首联;“承”,是“起”的延续,拓展意境,-•般也是记叙或描写,是律诗的笫二联,即颔联;“转”在律诗中的表现,有的未改变前两联记叙或描写的笔法,但记叙与描写的对象或视角也会转变,有些律诗则干脆由记叙或描写转到议论或抒情上来了,也有的是把感情基调由悲变喜或由喜变悲,从内容上贴“合”主题。这是律诗的第三联,即颈联;“合”则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突现中心的任务,抒情点睛之笔,所以,可以说,每首律诗必有一画龙点睛之句,那往往就是最后一联。三、学生验证(投影、背诵〉,两人回答。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先“起”,描写登高所见,写的是秋天

4、悲凄之景,猿哀、鸟回,无边落木萧萧下,江水滔滔,对仗工整,景)万里悲秋常作客,为全诗定下“哀”的基调;(写景)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承”,继续写登高所见,写落木萧萧、音韵铿锵,把悲凄之最扩展开去,绵绵不绝,是对首联的补充;(写百年多病独登台。颈联“转”到个体的遭遇上来了,把蓄势已久的悲呼了出来,同吋转入到表现主题;(抒情言志)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尾联“合”到主题“艰难苦恨”上來,回应了前三联的无限悲苦,借悲景抒发悲凄之情。(抒情言志)教师小结:《登高》是一首典型的律诗。1.“起”定基调。“起”句为一诗Z首句,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

5、垫意境的作用。首联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先“起”,描写登高所见。开篇便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2.“承”“起”而续。“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屮的“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Z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

6、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第二联“承”,继续写登高所见,意境得到拓展,是对第一联的补充,3•“转”开生面。“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转”,古人也称为“跳转”,就是要尽量使转折之笔荡开,造就波澜,给人“峰回路转”之感。这一“转”避免了诗歌的平直,让诗意一下子鲜活生动起来,同时也转向了诗歌主旨的揭示,所以理解和鉴赏诗歌,抓住“转''句是关键。“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

7、台的孤独。关注“转”句,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思路,它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笫三联将笔锋由写景转到个体的遭遇上来了,表达方式转变。同时转入到表现主题,是“艰难苦恨”的原因。1.妙“合”主旨。“合”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杜甫《登高》尾联两句则“合”到主题“艰难苦恨”上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更在前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又似无可奈何沉重一叹。一个艰难时世中老病孤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令人痛惜!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