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语言学史(第二章)

王力语言学史(第二章)

ID:46443514

大小:624.00 KB

页数:59页

时间:2019-11-23

王力语言学史(第二章)_第1页
王力语言学史(第二章)_第2页
王力语言学史(第二章)_第3页
王力语言学史(第二章)_第4页
王力语言学史(第二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力语言学史(第二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韵书为主的时期这一章主要是研究音韵学。我们知道,中国古代语言学即小学包括文字、训诂和音韵学。训诂学最先兴起,音韵学的起步较晚。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语音系统就是指声、韵、调系统及其配合规律。一、古代汉语的声、韵、调1.声母:就是音节的开头部分。古代为了标记声母的类别,就从同声母的汉字中选取一个汉字来作代表,这种用来标记声母类别的代表字就叫字母。如“都丁端得德冬”等字的声母都相同,就用“端”来标记,“端”便是字母。2.韵母:一个音节中声母之后的部分就是韵母。韵母最多由三部分组成:韵头、韵腹和韵尾。韵腹是每个韵母必不可少的

2、,而韵头和韵尾则不一定每个韵母都具备。注意:韵是与韵母不同的概念。韵不要区分韵头,只要韵腹、韵尾和声调相同,就是同韵。如“东、董、送”韵腹和韵尾是一样的,在《广韵》中却分成了三个韵,就是因为声调不同。3.声调:上古汉语声调有多少声调,目前尚无结论;中古汉语是平、上、去、入四声;近古汉语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音韵学就是研究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声韵调的情况。为了大家对音韵学有一个整体的印象,首先简单介绍一下音韵学的概况。二、音韵学发展简史。萌芽期汉末反切的出现,是音韵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表明当时已具备和掌握了分析音节的能力和方法。汉末当是音韵学的萌芽期。初创期魏晋以后,第

3、一代韵书相继产生。虽然后来都已散失,但却为后代韵书奠定了基础。从隋至宋代的韵书来看,音韵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具备。唐末字母的创立,标志着声母的研究已经独立而且形成了体系。宋代韵图说明至迟在宋代,声、韵、调及其配合,就可以通过韵图来研究和展示了。这样,由魏晋至唐宋便可定为音韵学的初创期。发展期元明清时代是音韵学的发展期。明代在古音学上有了历史性突破。明代的陈第著《毛诗古音考》等,彻底推翻了“叶音”说,第一个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论断,使得古音学的研究走上了科学之路。在陈第的影响下,清代音韵学家建立起了古音学,而且使得古音学研究取得辉煌成就。古韵的分

4、部从清初顾炎武开始,其后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江有诰等大家不断充实,分别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古韵理论。清人钱大昕首开上古声母的研究,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全盛期近代以及现代章炳麟、黄侃、高本汉(瑞典人)、王力等众多音韵学家,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精深的研究,在音韵学各个部门都取得了比前人更高的成就,增建了“北音学”这一新的部门,并在音类划分的同时,开始了音值的研究和构拟。可以说,现代是整个音韵学的全盛期。第六节语音研究的兴起本节要点一、上古注音的专用名词直音读若譬况二、中古反切注音法1、反切的定义2、反切的来源3、现在保存完整的著有反切的书音韵学古代被目为“绝学”,令常人望

5、而生畏。因为汉语为表意语言,汉字与具体读音脱钩,使得解析字音尤为困难,又兼古代并无音标注释字音,学者对文字发音的描述不清晰,使人看了如在云里雾里,难以看懂。那古人是怎样给汉字注音的呢?一、上古注音的专用名词直音,用一个同音字来给另一个字注音。如:根,音跟。畔音叛。直音法很简便,但有两个缺陷:一是找不到同音字注音;二是同音字可能更加冷僻,注了等于没注。读若,注音用语,意思是“读音像某某音”,即用一个近似的音来标注。也作“读如”“读为”。《说文》注音用此方法,如“瑄读若宣”。顾炎武说:“汉时人未有反切,故于字之难知者多注云读若,赵宦光《说文长笺》凡例曰:音声之道无边,而同音者

6、甚少,故许氏但有读若,若者犹言相似而已,可口授而不可笔传也。”实际上就是打比方,很难得到准确的读音。譬况,古人在注音方面确实想了不少办法。他们还用急言、缓言、长言、短言、内言、外言等词来描摹说明一个字的读音。这可以说是譬况字音的方法,就是用打比方的方法来描写某字的发音是读长音还是读短音,是急促还是舒缓等。如《淮南子·地形训》:“其地宜黍,多旄犀。”东汉高诱注:“旄读近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汉人所称急言,发音时肌肉紧张,口腔较窄,有急促之感,故名。一说,急言可能是读短音之意。这些字的准确含义今天难以断言。但很明显,这种方式没有准确注出汉字的读音。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要给汉

7、字注音,确实不易。为了给汉字注音,古人想了不少办法,但是,不管是直音、读若、譬况,都有局限性,而且说不清楚,直到汉代末年出现反切法,才在注音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从而兴起了语音的研究。二、中古反切注音法:1、定义,反切是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这种方法是用两个汉字来标注另一个汉字读音,起源于汉末。古书文字竖排,前面的文字在上所以叫反切上字,后面的文字在下所以叫反切下字,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韵母和声调,声母和韵母合在一起,拼出被切字的读音。如:冬,都宗切,“冬”是被切的字,“都”是反切上字,“宗”是反切下字,用音标记录下来就是: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