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408
大小:2.06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7-08-05
《物联网智能冰箱中通信传输技术的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系列开题报告通信工程物联网智能冰箱中通信传输技术的设计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of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物联网将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贴上R
2、FID的各种资产、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等,通过各种无线或有线的长距离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在内网、专网、互联网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而在信息化革命的浪潮中,物联网被称为信息技术智能化的一个具体应用。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在2003年,美
3、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到了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随着2009年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首席执行官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此概念一
4、经提出,即得到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甚至有分析认为IBM公司的这一构想极有可能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在国内,2005年北京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移动政务研讨会“知识社会与创新2.0”上,专家们提出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社会形态、创新形态的变革,推动了面向知识社会的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下一代创新形态的形成,创新与发展更加关注用户、注重以人为本。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电信运营商的无线传输
5、网络。欧洲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EPOSS)在《InternetofThingsin2020》报告中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2010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2010~2015年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采用RFID和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对物联网及其通信传输技术进行研究和设计,实现识别性能好,运行可靠。了解当前国内外对物联网的研究与不同技术的区别,熟悉RFID,CPS等与物联网有
6、联系的技术。毕业设计的具体内容:(1)调研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现有的智能冰箱功能模块及其实现方案;(2)重点对比分析各种设计的控制方法和信息传输方式,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通信传输设计方案;(3)通过单片机编程实现冰箱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等基本功能,并出程序框图及代码。综合上述内容,研发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冰箱设备,完成冰箱的总体框架以及控制冰箱温度的程序代码。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措施本课题重点研究设备的无线传感网络与温度的控制电路。利用对各种设计的控制方法和信息传输方式,采用自己的通信传输方案,实现智能网
7、冰箱在温度方面的识别与控制。本课题的关键问题是温度的控制问题,通过单片机程序的仿真与实验测试等手段对程序进行调试和改进,做出符合要求的设计。系统设计原理示意图如下:识别后的信号冰箱温度变化SOA基础框架RFID识别温度控制程序互联网信号的处理,去污用户或嵌入式设备系统设计示意图四、课题研究进度计划2010/2011(第一学期)明确任务,收集资料,确定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2010/2011(第二学期)第一阶段(四周)明确任务,查阅资料,完成初步调研工作及文献综述、外文资料
8、翻译和开题报告;第二阶段(四周)设计程序功能及流程图,编程并在单片机上调试;第三阶段(二周)完成撰写毕业论文,完善与修改毕业论文。做好论文答辩的PPT资料,准备答辩,并提交所有电子文档材料。五、参考文献[1]UIT.ITUInternetReports2005:TheInternetofThings[R].2005.[2]任丰原,黄海宁,林闯.无线传感器网络[J].软件学报,2003,14(7):1282-1291.[3]刘剑峰,肖文康.RFID,EP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