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39982
大小:303.0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9-11-23
《中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刘正荣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秘书长全国教育行政管理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班级秩序的维护一直困扰许多新班主任。请问下列哪一作法最为适当?(A)设计许多活动,降低学生违规机会(B)制定严谨的班规,并确保执行(C)发展学生生的班级自治能力(D)使用奖惩手段案例1老师转身写黑板,蔡林就开始和同学聊天。此时,不见老师转过身来,老师一边抄黑板,一边说着:“蔡林,赶紧抄,不要再聊天了!”请问该老师所展现的班级管理技巧如何?(A)引导想象(B)后果分析(C)公平公正(D)全面掌
2、控案例2张老师在下课时无意间发现小明很喜欢在黑板上涂鸦。下列何者是教适当的处理方式?(A)劈头便骂,要小明不要在黑板上面乱画(B)不以为意,因为那只是小明的个别喜好而已(C)了解涂鸦的內容,将他的兴趣与学习內容結合(D)走到黑板前看清楚,只要沒有写骂人的语句就可以了案例3下表是王老师在上午09:00-09:35上课时学生行为表现的记录。请问哪一位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最差?姓名时间9:009:059:109:159:209:259:309:35大名AABAAADA大年BCCBBCBC大功OOPPEOOE大昌CEBPA
3、APP备注:A:上课;B:与教师进行活动;C:上课说话;P:游戏;O:离开座位;D:离开教室;E:心不在焉案例4案例5一位班主任这样评价一位学生——“谁要是整天跟着某某转,那他这一辈子算是毁了。”这位老师是依据什么标准来预测学生的未来的?是经过系统、科学论证的结果吗?有的老师为什么习惯于以疏远和贬低学生?贬低学生,是出于教师自身的需要,还是自身学生成长的需要?老师的这种贬低,对学生自我认同的发展会起到什么作用?评价一定要贬低学生吗?孩子上了初二就像变了个人,学习成绩滑坡,其实他也很用功的……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本来
4、很好,学习习惯也不错;问题出在哪儿呢?案例6初二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此时的学生最难管,学习分化也很厉害,被称之为“初二现象”。进入高中后,不少原本成绩不错的学生成绩大幅下滑。“踩高跷效应”:有的孩子的学习好,并不见得就是他智商高或学习能力强,不是他真实智力水平的反映。因为,一个人的智力需要一个缓慢的对环境的自适应过程,很多家庭心急火燎的帮助孩子拔高学习的成绩,如陪伴、监督与辅导,一段时期内是可以凸现出自己孩子的优势,孩子比较容易获得好的成绩。但这是一种“伪智力”,是父母的智慧被叠加的结果。到了高年级的
5、时候父母辅导不了功课了,不能在学习上提供直接的帮助,这时孩子真实的智力水平便暴露出来,可能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但这时无论父母还是孩子自身,都会难以接受学习成绩的落差。落差引起当事人最大的变化在心理:我不行了(自我评价、自我认同出了问题)真正的教育,不在于教育者为学生做了什么,付出了多少,而在于教育者对学生自主性、主动性保护了多少、激发了多少。案例6一个9岁的女孩,在父母又生了第二个孩子后,开始吃手指,咬得很厉害。父母百般制止也不管用。家长找到老师,请老师帮忙教育。老师心疼的说:你傻吗,把手咬成这样,你自己不心疼老
6、师可心疼!班主任对孩子吃手行为的指导有效吗?第一:“吃手”表达了当事人回到幼年的潜意识愿望,因为那样父母全部的爱就又回到身边,表达了她需要父母爱(认同)的迫切之情。第二:“吃手”带来了伤痛,也带来父母的关注,父母的爱“失而复得”,当事人会“继发获益”,问题行为得到强化。第三:关键:在问题行为出来之前,就给予及时有效的关注;同时,淡化对问题行为的关注。看到学生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改变他的行为,把它看做教育的“资源”而不是“问题”。“观察问题的角度决定观察的结果”案例7某初一学生家长为儿子不会写作文非常着急:他们
7、也打了,也骂了,也请家教辅导了,也请老师费心了。反正能想到的办法都想了,儿子就是写不好作文。班主任说:你们这个儿子不聪明,别的学生不这个样,你们这个儿眼看把我愁杀了……听了班主任的话,家长对自己的儿子更加恼怒!第一、难道孩子过去不会写作文,是因为家长缺少打骂吗?家长的“打、骂、家教、找老师”对孩子学会写作文起到了什么作用?家长为什么要那样做?(自恋失败后的恼怒)第二、作文难的关键是“学生的作文缺少读者”;此外,很多学生的作文就是“流水账”,他们可能不知道作文是啥意思。第三、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没有得到激发和鼓励,如何
8、让他们积累写作最重要的是体验呢?第四、帮助的办法:鼓励他的体验,记下自己的体验,给他的作文找“观众”。——这对于相当做的家长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学生更多的是希望得到老师与家长的关注,内容不见得是最重要的,老师和家长对他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学生的年龄越小,父母及教师更应该给予他们“无条件关注”。教育的关键不在于当事人做了什么,而是要分析当事人从中“感觉或正在感觉到了什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