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下的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探析

就业导向下的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探析

ID:46431698

大小:7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3

就业导向下的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探析_第1页
就业导向下的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探析_第2页
就业导向下的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探析_第3页
就业导向下的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探析_第4页
就业导向下的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就业导向下的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就业导向下的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探析谭旭高维春林泽玲丘翠芬摘要:通过对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点的分析和调查,提出了就业导向下的高职学生能力真实性评价思想。借助冰山分析模型,创新性地构建了层次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实际评价分析中的各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构造了基于扩展粗糙集模型下的智能化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不仅可以客观地获取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亦能融合相应的专家主观评价权重值,实现对高职学生能力评价的合理化和自动化,并为高职院校的新发展以及高职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教育;学生能力评价;冰山

2、模型;粗糙集理论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岀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其迅猛的发展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新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也将面临着新的诉求。而高职学生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否培养出符合广大企事业单位需求和认可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则直接反映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成败。教育部《血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二十一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1]

3、在该原则性意见中,教育部明确规定了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高职人才培养的标准是“同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那么,如何切实体现高职学生培养的特征体系,构建适应就业导向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及模型应作为相关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6]。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分析和实践调查,尝试建立符合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设计合理的智能化评价模型实现对高职学生能力评价的合理化和自动化。一、高职学生能力评价研究现状学生教育评价最早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泰

4、勒提出的“八年研究”七步评价理论。随后,斯塔弗尔比姆于20世纪60年代首创了基于CIPP模式的综合的评价模型。20世纪90年代英国开放大学教育学院纳托尔和克利夫特等人则提岀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思想。美国学者韦伯所著的《有效的学生评价》则颇具代表性,其中所阐述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思想对目前学生能力评价影响深远[2]o我国虽然开展科学学生能力评价研究的历史较短,但目前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基本的经常性工作,实践成果和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是针对于当前新形势下的高职学生能力培养,其评价指标体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评价体系内涵贫乏在“工学

5、结合”的培养模式下,学校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企业实习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高职学牛不可偏废的“两条腿”,而目前的评价体系大多注重学生的专业课业成绩,通常把卷面考试分数高低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至关重要的标准,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不能达到对学生的综合性科学考量。(%1)高职特色不明显高职教育作为就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使用的评价体系均借鉴于普通本科院校,不仅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应有的“重实践、重技能”的特点,亦没有体现出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思路和培养目的。(三)评价形式过于单一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学生的全面

6、培养应由企业、学校和家长三方共同完成和承担,那么针对高职学生的能力评价也不应该仅仅由学院教师对所有的评价指标给出片面化的数值评分,而应该由多方参与,进行全面、多样化的数据采集和数据融合达到一定程度的客观评定。(四)现实性与发展性缺失由于当前职业结构和需求的深刻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者的就业方式,人们不再从一而终地守在一个职业岗位上。那么对于我们所培养的高职学生也不能把高职教育当成一种现实的“校园式”终结教育,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在今后激烈的工作竞争中应具备的可持续就业发展能力,即对高职学生的能力评价体系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发展性。综上,高职学生能力

7、评价应从目前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就业导向”的重要内涵,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准绳,实现学生能力的客观正确评价;同时应考虑高职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达到对高职学生能力的“真实性”全面评价[3]。在目前学生能力评价方法上,总体上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4,5]o常用的定性评价方法,如情境测验法、评定量表评价法、问卷调查法、Delphi法等。由于定性评价方法带有较大的主观性,易受到评价人的主观情感色彩的影响,不能实现对学生客观、一致性的评价。常见的定量评价方法,如AHP法、加权综合评价、DEA法、因子分析法、线性拟合法、统计分析

8、法等。虽然这些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学生能力评价中,但是普遍对所采集数据的质量要求较高,而且其中的模型、参数的选定存在较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