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29763
大小:6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3
《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营林技术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营林技术探析摘要:指出了森林生态学原理是营林技术措施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营林技术主要包括营造混交林、改造纯林、选择良种壮苗、加强抚育和封山育林等。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营林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6-0044-021引言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危害森林、林木、荒漠植被、林下植物、林植物、林木种苗、木(竹)材的病害、虫害、兽害、森林有害植物和木质包装材料所携带的有害生物。广东地区是全国光、热、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物种资源丰富,但由于选用的造林树种相对单调(松树占67.1%),森林群落结构不合
2、理,林分的整体生态功能脆弱,难以抵御本土林业有害生物和频繁入侵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形成了广东地区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多、世代多、危害期长、分布面积大、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事件突出的格局。目前,广东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有松材线虫、松突圆娇、湿地松粉蛤、马尾松毛虫、尺蟆、校树枝瘻姬小蜂、微甘菊等。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防治方针已由过去的“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调整为“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客观上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技术要求日益提高。广东省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相应地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在总体思路上,既遵循生态适应的规律,也遵循地域分布的规律,着眼于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把握
3、,制定最适调控手段,同时确保生态系统的高度稳定性;在战略上,要求与生态安全、生态建设、生态文明为特征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服务,达到提高森林的覆盖率和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在指导思想上,由重''除治”转变为重“预防”、由“治标”转变为“标本兼治”,在防治措施上,向生物防治与营林技术措施相结合等无公害防治转变。2森林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各生物成分(包括人类在内)和非生物成分(环境中物理和化学因子)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动态系统。生物成分根据其功能不同分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能利用太阳能把简单的无机物质制造成有机物质;消费者,主要是各
4、种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它是以死的动、植物为食,可将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质,被生产者所利用。非生物成分包括光、热、大气、水、土等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互作用,不断进行着能量和物质交换,产生能量和物质在系统中的流动,从而保持着生态系统的运转,并发挥其正常的功能。生态系统的最大特点是能量和物质的流动能产生整体功能。结构合理,功能才能得到正常地发挥,结构最优,功能才能达到最佳,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只要善于改变和配置好森林的结构,就能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同时,森林具有
5、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决定了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主要表现为种间的竞争和排斥、捕食者和被食物、寄主和寄生物,植物通过释放化学物质而实现的自克生及他克生作用等等,例如森林内一些昆虫限于某种食物才能生存,平时昆虫和食物供应是平衡的,假如在人为作用下,减少这种昆虫的所需食物,只能维持少数昆虫的生存,这样昆虫的种群数量就必须加以调整以适应食物供应的不足。在森林经营中,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组成可分成经营树种或目的树种(寄主植物)、非目的生物(非经营对象,其中一部分是天敌)、有害生物(消费者)、生态环境几个部分。利用营林技术措施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本质上就是要从森林生态学的原理出发,搞清有害生物(消费者)与
6、寄主植物(生产者)的关系、有害生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人为措施破坏有害生物的食物平衡,创造不利于有害生物滋生繁殖而有利于天敌生长繁衍的生态环境,以实现控制有害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并促进目的树种的生长和繁殖的目标。建立在森林生态原理基础上的利用营林技术措施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是遵循自然演替规律,通过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功能,创造有利于目的树种生长的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营林技术措施3.1营造混交林混交林中不同树种的相互关系是一种生态关系,即生物有机体与其外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混交林是一个结构极为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在抗御各种自然灾害方面的作用相当明显。混交林的病虫害常较纯林轻
7、微,这主要是由于混交林具有种间相互促进的作用,能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地力,林木生长健壮,对病虫害的抵抗力较强;混交林内枯枝落叶层能形成易分解的腐殖层,生物种群比较复杂,昆虫种类较多,有些昆虫虽然对林木危害不大,却是一些寄生天敌的补充寄主,能在主要害虫数量少的时候,使天敌不因缺乏寄主而凋落,从而能够形成良好的森林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或抑制有害生物的发生;林内小气候特异,可以改变某些害虫、害菌大量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