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探究教学的几点建议

对高中数学探究教学的几点建议

ID:46426435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3

对高中数学探究教学的几点建议_第1页
对高中数学探究教学的几点建议_第2页
对高中数学探究教学的几点建议_第3页
对高中数学探究教学的几点建议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高中数学探究教学的几点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高中数学探究教学的几点建议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积极的、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探究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口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数学探究在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只冇把握好探究教学的规律,才能轻松自如地驾驭它。下面我结合自身实践谈谈体会。一、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探究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增强课堂

2、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提问学生:在学习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后,你能求出一元二次函数y二x■-x-2与x轴的交点吗?启发诱导学生:x轴上的点的特点是纵坐标为零,于是令y二0,即xB-x-2=0,求得交点坐标(-1,0),PH(2,0)o从而得出结论:一元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的横坐标就是其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有一个交点,没有实数根则没有交点。这是揭示二次函数、二次方程和二次不等式三者关系的关键,是突破本课难点的重要环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数学的形象性、趣味性,创设一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

3、生的积极情感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在新知识背景中积极思维,主动进行探究。二、创设实验情境进行探究高中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甚至探索一些数学本身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增强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的方式是用多媒体电脑和诸如“几何画板”、“几何画王”、“几何专家”、“数学实验室”、“MathCAD”等工具软件,为学生创设数学实验情境。例如,在教学“棱柱和异面直线”时,我先指导学生用硬纸制作“长方体”和“正三棱柱”等模型,再用“几何画板”制作“长方体

4、中的异面直线”课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长方体中所有体对角线(4条)与所有面对角线(12条)共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长方体屮所冇体对角线(4条)与所冇棱(12条)共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长方体中所有棱(12条)之间共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长方体所有面对角线(12条)与所有棱(12条)共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长方体中所有面对角线(12条)之间相互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然后由学生独立进行数学实验,探讨上述问题。三、创设创新情境进行探究我们不仅耍讣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鼓励学生创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更要善于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鼓励学

5、生标新立异,大胆探究。例如,已知点P(x,y)是圆(x-3)■+(y-4)■二1上的点,求y/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本题如果用参数方程或直接利用点在圆上的性质,则较繁琐。教师应打破常规,进行恰当点拨,引导学生数形结合,设k二y/x,即求直线y二kx的斜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进一步引导:求(y+1)/(x+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把定点分圆上、圆内、圆外儿种情况进行讨论,让学生对求y/x之类的数的最人值、最小值问题的几何意义有更深刻的了解。四、创设情感情境进行探究一堂好课,往往是师生双边活动恰到好处的结果。实现有效教学,就是努力寻找主导与主体的最佳结合。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

6、只有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和信息反馈,才能实现其控制与调节,正确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达到预期的目的。在这方面,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误做法,如搞“教师中心论”,搞“填鸭式”教学等,把学生始终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新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即学牛的学习方式应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定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仃学生共同“生成”。这就要求师

7、生之间、学生之间产生一种互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改变了知识的呈现方式,为学生搭建合作的平台,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对知识进行探索,“再创造”出数学知识。化简下列方程,使结果不含根式,要求:四人一组,前四题每人一题,最后一题合作完成,看哪组最先完成:(1)■二10;(2)■+■二10;(3)■+■=20;(4)■+■二20;(5)■+■二2肌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