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池充电器的设计【开题报告】

智能电池充电器的设计【开题报告】

ID:464242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05

上传者:U-944
智能电池充电器的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智能电池充电器的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智能电池充电器的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智能电池充电器的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信工程智能电池充电器的设计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随着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需要,充电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单片机在电池充电器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它的处理控制能力可以实现充电器的智能化。充电器种类繁多,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有单片机参与处理和控制的充电器才能称为智能充电器。目前市场上拥有不同种类的充电器,基于不同的单片机,大体的功能还是差不多的。小到电池.手机,大到电瓶车,都离不开充电器的存在。手机越来越多的功能,都是集中在电池的供电运行。如何在不增加结构尺寸的情况下,手机如何降低功耗,在满负荷运行时,手机内部系统负载所需的峰值功率通常超过4W。这么高的功率会很快耗尽电池能量。影响电池运行时间的另一只更要因素是电源效率和系统电源管理。事实上。所有3G手机都是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主电源。由于散热及空间限制,必须仔细考虑选用何种类型的电池充电器。以及还需要哪些特性来确保对电池进行安全及精确的充电。而且锂电池对于充电器的要求比较苛刻,需要保护电路。为了有效利用电池容量,需要将锂电池电池充电至最大电压,但是过压充电会造成电池损坏,这就要求较高的控制精度。另外,对于电压过低的电池需要进行预充电,充电器最好带有热保护和时间保护,为电池提供附加保护。51系列单片机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8位单片机系列,其丰富的开发资源和脚底的开发成本,使51单片机现在以致将来仍然会有大的市场。其中的AT89系列单片机在我国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它的特点是片内含有FlashMemory,FlashMemory是一种电可摩擦和电写入的闪速存储器,在这一系列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很容易进行程序的修改,使开发调试更为方便。这次设计所实现的充电器是一种智能充电器,它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具有预充、充电保护、自动断电和充电完成报警提示功能,并介绍了充电芯片MAX1898的功能特性,且给出相应的电路图,以及单片机AT89C52的实用价值,其中软件设计中主要是对AT89C52芯片初始化程序的编写采用到了C51语言。最后软件和硬件的调试和检测也给出了相应的调试步骤分析过程,并验证了整个设计.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学习更多的单片机系列的知识,提高了操作能力,对各种办公软件的应用也更加的熟练。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掌握89C52,MAX1898,8705的应用。3 (2)设计智能电池充电池的原理。(3)充电器预警,仿真。(4)程序初始化的设置。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1)了解智能充电器的硬件结构。(2)掌握智能充电器原理和设计方法。(3)掌握如何实现充电预警。(4)学习单片机的一些新技术。(5)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措施在做课题之前,我查找了一些关于单片机设计的书籍以及智能充电器的相关资料,了解用单片机设计的要注意的问题和智能充电器的基本结构,对本课题有了大致理解。通过网络及书籍,了解了主要芯片的特点,参考了网上的智能充电器的制作原理,为下步工作提供条件。我会采用选芯片,定方法。首先组成单一的各部分功能,再将电压转化,预警等部分结合起来,再通过实践设计来观察设计产品。还需要图文相结合,到达一定的说服力。四、课题研究进度计划毕业设计期限:自2010年9月至20011年5月。2010/2011第一学期第7—9周:查看单片机设计相关资料,智能充电器的有关文献;2010/2011第一学期第10-12周:完成智能充电器相关资料的文献阅读,以及英文翻译;2010/2011第一学期第13-18周:熟悉操作环境;完成初始化设置,实验小部分电路;2010/2011第二学期第1-3周:把模块拼凑,完善作品并反复试验达到效果。2010/2011第二学期第4-6周:测试程序。2010/2011第二学期第7-9周:完成论文写作及相关文档,并反复修改;2010/2011第二学期第10-12周:进行答辩前的准备工作,开始答辩。五、参考文献[1]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张俊谟.单片机中级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3]求是科技.单片机典型模块设计实例导航[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3 [4]田进,景占荣微.基于MCU的智能充电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J].微处理机,2006(2):78-81.[5]刘美俊.基于单片机的通用智能充电器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9(9):41-43.[6]罗剑.低成本交直流两用后备电源的设计[J].工业控制技术,2009(12):100-102.[7]何立民.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8]赵负国主编.传感器集成电路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ISBN7-5025-3474-1/TP.296[9]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路秋生,常用充电器电路和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曲学基.稳定电源电路设计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2]TIanalog/Mixed-SignalProductsdesigner’sGudideCD-ROMSLYC005DFebrurary2000ISBN7-980029-43-7H[13]TIanalog/Mixed-SignalProductsdesigner’sMasterselectionGuideCD-ROMSLYC005Gaugust200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