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23452
大小:85.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23
《夏热冬冷地区生态节能农宅设计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夏热冬冷地区生态节能农宅设计探究摘要:以作者的获奖农宅设计方案为例,探讨福建夏热冬冷地区,从规划选址与平面设计、围护结构与体型设计、风能利用与通风设计、太阳能与沼气利用、建筑遮阳与庭院绿化等方面,如何使用低技术、低能耗,建造绿色、生态、节能的新型农村住宅。关键词:夏热冬冷地区;低技术;低能耗;节能;农宅设计Abstract:Takinganaward-winningdesignasanexample,theauthorexploredsomenewdesignmethodofruralecologicalresidentialus
2、inglow-technologyandlow-energystrategieswhichrefertothesiteselection、buildingenvelopedesign、naturalventilation^windpowerutilization^solarutiliza/tion、sludge-gasutilization、buildingshadeandgreensystem.Keywords:summerhotandwintercoldarea;low-technology;low-enegyecologic
3、al;energysaving;ruralresidentioldesign中图分类号:TU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4-0076-041引言农村生态住宅的建设,在我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非常乐观的发展前景。低能耗生态住宅在农村的发展不但有利于节省能源、保护环境,同时有利于提高农民居住的舒适度,进一步促进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的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福建省北半部的宁德、三明、南平三地市亦属夏热冬冷地区,该地区夏季炎热、湿热,高于35。的酷热天数
4、,就有15至30天之多;该地区冬季寒冷,一月份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一般要低8〜10o,是世界同纬度下冬季最寒冷的地区之一[1],冬夏两季室内热环境都很差,由于该地区不属于法定的采暖地区,因此农村夏季靠通风降温,冬季靠多穿衣御寒。近年来,福建大量新建的村镇住宅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门窗气密性不良,冬季室温较低,夏季室内过热,造成室内热环境恶化;(2)缺乏新能源,除城郊外大部分农村仍采用薪柴做饭;(3)大量使用粘土砖,破坏土地资源。因此急需推广应用一些经济适用的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农民居住水平,使农宅走向舒
5、适、健康、节能、环保的生态化道路。由作者设计的'‘福建夏热冬冷地区低技术低能耗生态节能农宅设计方案”,2010年初获得福建省村镇住宅设计竞赛最高奖和2010.6.18海峡第八届项目成果交易会高校优秀成果二等奖。本文结合该方案,根据福建夏热冬冷地区的特点,从规划选址与平面设计、围护结构与体型设计、风能利用与通风设计、太阳能与沼气利用、建筑遮阳与庭院绿化等方面,探讨如何使用低技术、低能耗,建造绿色、生态、节能的新型农村住宅。2方案特点与生态节能2.1设计宗旨作者的设计方案(图1-图6),试图吸取福建传统农村民居的优点,在继承和发展传统
6、的基础上,以绿色生态、环保节能为设计宗旨,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结构变化的要求,体现一定的超前性、实用性、灵活性。2.2方案特点(1)适用农村:满足农民当前今后的居住要求;(2)庭院设计:便于日常起居、居家农活等;(3)平面设计:独门独户,功能齐全,布局紧凑;(4)立面设计:简洁大方,小巧玲珑,古韵新风;(5)剖面设计:精心设置了两个层层逐渐缩小断面的文丘里式通风管道。通风道顶部设置了利用风能的风力风帽拔气。在各卧室及堂屋设置了抽风小电扇,将地下室夏季的凉风抽送到各卧室及堂屋,设计一个能“呼吸”的建筑,营造一个“
7、土空调”的清凉世界。并利用地形高差,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地下起居室、贮存间、车库。2.3生态节能(1)节地:面宽小、进深大、占地少。适应坡地、平地多种地形。利用地下空间;(2)节能:利用太阳能,风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3)节水:利用雨水,自挖生活水井;(4)节材:采用本地石材、木材、青瓦;(5)环保:建沼气池,绿化庭院。2.4双低设计(见表1)下面分述本方案涉及到的低技术、低能耗的建筑设计策略。3规划选址与平面设计3.1选址与规划3.1.1宅基选址《黄帝宅经》曰"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故不可独信命也”。其
8、意是宅的好坏不是天命决定的,而是人选择的结果。农村住宅选址应考虑当地气候特征、周围环境特征、村民的生活习惯等,在选择建筑基址时应顺应地势[2],近山靠山,选择较高地势建房,尽量减少填挖土方量、节约人力资源;近水临水,选择近水而居,河池流水可使住宅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